医院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文化

生死相托性命相惜———预见习有感

发布时间:2012-11-08 17:57  点击数:

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身行医,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要诊治的病人是谁。对他们我将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唯一的目的

——希波克拉底

作为一个医学生,从高考结束走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出现在我眼前的就是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巨大雕像,从那一刻起崇高的医学誓言就牢牢地记在我的心中。在回顾这个暑假我见习的这一刻时,我不禁再一次想起那天当着烈日在希波克拉底雕像面前宣誓的时刻!生死相托,性命相惜。那时的我还不能体会这里面真正的意义,但现在的我已经有所明白:在我在抢救室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面,我仿佛看到了世间所有的痛苦与矛盾。

作为一个医生,在这样一个矛盾交集的风口浪尖之上,不仅仅需要对病情做出最快的最正确的判断,还要腾出时间和精力和家属解释病情,有的时候甚至还要充当病人家庭矛盾的调节剂。

有一天来了一个老人家,进来的时候是被人背着进来的,第一眼看过去就是喘得很厉害,并且一直冒冷汗。方晓君老师看过了之后就开了抽血等检查,很快检查的结果就出来了,老人家心梗心衰的指标都非常的高,基本上可以确诊了。正在准备进行下一步用药治疗的时候,就听见病人的床边传来争吵的声音。原来是因为家属对老人家是否继续治疗的意见不合,产生了矛盾。只见方老师快步地走上前去说道:“吵吵吵,吵什么吵啊!这里是医院啊,是看病救人的地方,不是你们吵架的地方。不想治病你们可以签字回家,我倒还是省心了,不用再在这里为你们提心吊胆了。但是我必须告诉你的是,老人家心脏已经是非常的差了,也许什么时候就跳不动了,人就没了!看看你们忍不忍心这样做!你们自己想清楚啊!”这样一段看似有些粗鲁但是浅显易懂的话能让家属最快的明白病人的情况,配合着医生的治疗活动。这种话一天都要重复很多遍,方晓君和林勇两位老师一遍一遍的重复着,为病人和家属解释着在我们看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有的时候晚饭来了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就放下碗筷处理病人,当再一次拿起筷子的时候晚餐早已变凉……他们也毫无怨言。

离开了抢救室,我来到了急诊外科。这不仅仅是我第一次来到病房,还是我第一次接触外科!第一天我一大早就来到了医院在病房里面转转,外科病房没有我想象中的刺激,血腥。对于抢救室更多的是安静和秩序。

第一次查房,跟着何武兵主任和蔡鸿儒医生的组上,每经过一张床他们总是认真地询问病人昨天的各种情况,小到大小便是否正常,大到伤口有没有出血。何主任总是笑脸迎人,仔细地解答着病人的每一个问题,一遍又一遍,从来不露出不耐烦的表情。蔡医生则常常扮演黑脸的角色,都是十分严肃的告诉病人“如果你再不在床上做运动的话,你就好不了”“如果……”

在外科,很快我就有机会进入手术室观摩手术了,这是我所盼望已久的!但是又一个很大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无菌观念”在学校我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样的一个教育。一开始也没有人和我说过应该怎么做,看到手术室里面的井然有序,我顿时不知所措,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有个护士告诉我,但凡是无菌台,无菌布,手术衣,手套都是不可以用手直接碰的。如果不上台可以弄个脚垫站在旁边看就好了。就这样,我人生中第一台手术就这样开始了。主刀医生是张旭鸣主任,手术是腰椎髓核摘除术。在手术的过程中主任只要一有空就会和我们讲这台手术应该注意些什么。例如从一开始主任就有一句话一直挂在嘴边,“没有见到神经根我们就千万不能下手啊同志们!要记住啊!千万要记住啊!同志们。”从9点多到12点多3个多小时的手术结束了,张主任的技术让我们大家都感到十分的佩服,同时也更加体会到了当一个外科医生的辛苦所在。因为,手术的过程中我一直站在主任的后面,侧着身子探着脑袋,到手术结束的时候我的脖子几乎不能动了!

生死相托,性命相惜。

当病人走进医院,你将无法拒绝,当病人将生的希望交给你,你将无法轻易放开,当家属向你投来信任的眼神时,你又怎能掉以轻心。

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预见习,从一开始的急诊抢救室到急诊外科再到神经内科,虽然我所见的并不多,我所能做的也不多 但是这两个月以来的所见所闻足以使我受益终生了!

赣南医学院
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7)班
高灵

医院概况

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