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综合症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RM)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和血循环中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
二、横纹肌是什么肌
人体的肌肉根据功能可以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横纹状,故又称横纹肌。因此,横纹肌溶解主要指是骨骼肌出现溶解的情况。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多样,常见原因有过量运动、肌肉挤压伤、极端体温、电击、药物、毒物、感染、代谢紊乱、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及遗传相关因素等。运动性横纹肌溶解是指平时较少锻炼,突然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人体骨骼肌损伤,肌细胞溶解、破坏,从而引起肌痛、肌无力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三、运动性横纹肌溶解有何症状
1、局部表现:主要表现为肢体肿胀、无力、疼痛,并迅速加重,一般持续4~5天。
2、全身表现:全身乏力、发热、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
3、急性肾衰表现:深色尿(肌红蛋白尿)、尿色素管型、少尿、无尿及氮质潴留。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典型的症状就是肌肉疼痛、肌肉无力、出现茶色尿或血尿,这三种症状通常并列出现。
四、横纹肌溶解了怎么办
首先:一定要及时就医!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主要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去除横纹肌溶解的诱因、病因,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保护肾功能为原则。打点滴(补水)、喝水(超级补水)、上厕所(排水),利用自身新陈代谢让肾脏重新健康运作。
五、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如何预防
1、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从小运动量开始,并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强度,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
2、运动前、中、后,均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3、忌高温高湿环境锻炼,应注意保持通风。
4、一旦出现乏力、肌肉酸痛、尿色改变、尿量减少等,尽早就医。
健身是个长远事,盲目跟风不可取;培养运动好习惯,循序渐进方健康。量力而动,预防为主,远离横纹肌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