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里一个普通的早晨,血液科科主任陈为民主任医师像往常一样,先和医疗组的医生们一起把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细细翻阅了一遍,然后带领大家巡视患者。当他们来到16号病床时,患者林老师的心情显得特别激动。与病魔搏斗了将近2个月、向来性格坚强的他不顾所有人的阻拦,坚持自己站了起来,紧紧握住陈为民主任的手,用略微颤抖的声音说:“你是一个好医生,你们都是好医生,我们全家人都衷心感谢你,感谢你们......”
这16号病床的患者林老师,是福建闽清的一位普通人民教师。已从教40余年、桃李满天下的他去年刚刚退休却体检发现肝脏胆管细胞癌伴肝内、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辗转省内外多家医院,经过姑息手术和多次介入治疗后体质已经极其虚弱。1个月前,林老师出现发热症状,求诊福建某省级医院,经过多次血象和两次骨穿等检查后,被告知一个更加不幸的消息———林老师又患上了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这对林老师的病情无疑是雪上加霜。该院医生告诉家属,林老师的生存期可能只有数周到一个月了。
林老师的儿子是电视台的一名记者,抱着为父亲治病的决心,通过多方渠道了解,他带着父亲找到了陈为民主任。然而此时的林老师已经数日卧床不起,高热40℃、黄疸、不愿进食。检查化验结果更是令人担忧:CT提示严重的双肺感染,血培养出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白细胞仅剩1.0×109/L,而且几乎全为白血病细胞,机体的免疫功能已经崩溃,血小板仅9×109/L,随时有重要脏器出血危及生命的危险。
“快!”在仔细询问、检查患者的病情后,陈主任当机立断,“立刻安排隔离病房,马上联系输血,上针对性强的抗生素,支持治疗……”,在他指挥下,医疗组全体成员林芸主治医师、谢颖医师、尚晋医师等立刻行动起来……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目标———尽全力挽救林老师的生命!
然而经过10余天积极的支持治疗,林老师的病情并没有起色,每日仍然高热不退,卧床不起,咳嗽气喘越来越重,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在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肺部感染、上颌穿孔感染、败血症持续加重状况下,又合并了肺曲霉感染……病情已发展到了几近绝望的地步。在多次召开科内疑难病例讨论会后,陈为民主任果断地提出:“如果不控制白血病的进展,加之胆管细胞癌、严重感染等的多重打击,患者的病情不可能有转机。只能拼一拼了!”大家明白,主任想对林老师进行化疗。可是对这样基础状况差、合并症多、肝功能随时可能出现衰竭的患者进行化疗,在以往几乎是禁忌,有极大的风险,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一个医生高超的医技。陈主任组织医疗组成员查询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后,为林老师量身订制了一套改良的CAG化疗方案。该方案的独到之处在于剂量小而持续给药,促进肿瘤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予以杀灭。在化疗进行的10余天里,全科医护人员为患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陈主任夜里还时常到患者床边观察病情变化。
在大家无微不至的治疗和护理下,林老师的病情终于渐渐地有了起色,不发热了,咳嗽减少了,食欲改善了……复查骨穿的结果更是振奋人心———林老师的白血病已经被初步控制了。经过几天短期的调整后,医生们把握时机又为林老师进行了第2疗程的化疗。林老师的病情恢复得很快,他终于能独自下床行走了,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你是一个好医生!”这是一个患者对医生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的评价,却比任何华丽的词汇更能打动人。它蕴含了一个退休老教师对以病人为亲、医院为家、事业为尊的省立医生发自内心的赞扬和感激。(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