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但对于有的老年人来说,总有一种困,如影相随,俗称老年人的饭搭子——吃完饭后总犯困,需要躺下睡一会。
有20多年高血压病史的李大爷今天早上吃完一大碗葱油拌面后,困得不行,睡了1个多小时,站起来突然感觉头晕、乏力、心慌,差点摔倒,于是自己在家测了个血压,这不量不知道,一量吓一跳,血压只有95/70mmHg,李大爷对此很是疑惑,自己明明有高血压,怎么吃完早餐后血压还变低了呢?那是不是要把降压药停了呢?
餐后低血压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的情况,患病率达36%-70%。一日三餐中,早餐后出现餐后低血压的概率最大,多发生于餐后 1-2 小时。餐前血压越高的患者,餐后发生低血压的风险越大,血压下降幅度也越大。
一、什么是餐后低血压?
●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mmHg以上;或者餐前收缩压≥100mmHg,而餐后<90mmHg;
●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出现头晕、心慌等心血管缺血症状者。
二、为什么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容易发生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指进食后出现的低血压现象,常见于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调节功能异常,是发生餐后低血压的高危人群。餐后低血压的原因是由于进食后,胃肠道系统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来蠕动和消化食物,导致回心血量相对减少,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同时餐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压力反射减退,对血压下降不能有效反应,进一步引起血压偏低。
三、餐后低血压有哪些症状?
头晕: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可能出现头晕、眩晕等症状。
乏力:全身乏力,容易疲劳。
心慌:心跳加快或不规律,出现心慌等症状。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出汗:手脚冰凉,出汗增多。
四、餐后低血压有哪些危害?
餐后低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亦可不明显,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发生并掩盖其症状,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且餐后低血压的危害程度不亚于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老年人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五、餐后低血压主要发生在什么时候?
相关研究显示,餐后低血压在三餐均可发生,但早餐发生率最高,且血压下降幅度较大。血压下降一般于进餐后15-30min开始,最快可于进餐后即刻发生,通畅30-60min内降至最低点,持续30-120min,下降幅度20-40mmHg不等,最大可达90mmHg。
六、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餐后低血压?
1、均衡膳食:碳水化合物对胰岛素分泌的诱导作用最强,最容易引发餐后低血压,所以饮食要丰富,多吃水果蔬菜,适当降低碳水化合物(精制碳水、甜食等)的比例。
2、调整食量:少食多餐,避免过饱
3、食物温度:避免吃过热的食物,比较适宜的温度为40℃-45℃。
4、餐前饮水:若身体允许,可在餐前饮水400毫升左右,能有效减少餐后血压下降幅度。
5、餐后运动: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在餐后20-30分钟开始简单的运动。
6、谨慎饮酒:饮酒可致全身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喝。
7、合理用药:有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餐后低血压系降压药应用不当引起,应及时去医院看医生,根据患者目前的病情合理调整降压药的种类和用量。
一审:林靖怡 陈思萍
二审:何萍
三审:金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