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省立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媒体看省立

创新发展 要找准坐标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2017-10-25 09:22  点击数:

转自:《健康报》 2017年10月23日  第01版 要闻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十九大报告中,发展成为其中一个反复提及的高频关键词,在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后,卫生与健康战线的广大工作者纷纷就如何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在新时代社会大发展的坐标系中,切实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展开了深入思考。

 

坚持协调发展 

持续改善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事业同样如此。”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任欧阳晓晖表示,该区将立足区域实际,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合理确定资源配置数量和布局,重点实施农村牧区卫生计生三级网络建设工程,巩固以旗县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服务网络,继续完善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体系。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副秘书长夏迎秋说,新时代的农村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新旧交加、整体形势也喜忧参半,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网络整体薄弱的现实还未彻底扭转,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开始享受到了家庭医生、远程医疗等医改举措带来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基层医改需要将强基层的举措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思考医疗卫生在乡村振兴中的定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沙圪堵镇纳林卫生院院长史永明表示,没有农民健康素质的提升就没有乡村振兴,要重视医疗卫生工作提供的最基础保障作用,让各种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的手段和资源,与农民的距离越来越近。

 

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大南同样认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体系基础薄弱、医疗服务水平不高、人才缺乏等问题制约了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发展。“辽宁省将进一步强化新形势下‘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计生工作方针,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和工作重心下移,打赢强基层的攻坚战。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保障,将大医院的人才、技术、管理和服务资源引向基层。”王大南表示,辽宁省将着力解决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做大做强县级医院的基础上,推动形成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持续改善农村民生。

 

“随着老龄化、城镇化等社会经济的转型,在群众需求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仍旧突出,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省内医院在临床、科研、学术、成果转化等医学高精尖领域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要。”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卫生计生委主任卫小春表示,该省下一步将按照“公益性主导、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层次分明、公平可及、富有效率”的基本原则,编制山西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利用效率,着力解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紧紧围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水平这一主线,实施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工程,深化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创新引领发展 

补齐医药短板

 

长期以来,创新一直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发展的一个“痛点”,创新药物研发远远滞后、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高端医疗设备长期依赖进口,在丢掉高端、创新药械巨大市场的同时,也使我国付出了高昂的医疗卫生费用代价。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近年来,鼓励医药领域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政策关注热点。

 

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认为,我国一直是昂贵进口药品和进口医疗器械的消费大户,过高的医疗成本让国家和个人都难以承担。加快医药产业优化升级必须依靠国家力量的推动,要鼓励创制新药,尤其是防治恶性肿瘤、重大传染病等临床急需新药,集中更多科研力量和财力,尽早在这方面取得重点突破;采取措施推动企业提高创新和研发能力,突破关键技术,实现药品、医疗器械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打造中国品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医疗卫生界瞄准医学科技前沿,争创前瞻性、引领性医学成果指明了方向。”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指出,有统计显示,我国三甲医院90%的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或外资企业生产,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份额在整个医疗市场中占比约42%,而我国仅为10%左右。“医疗器械研发难的特性,导致创新研发仅靠企业很难完成,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还需要一系列支持和配套政策作为助力。国家应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扶持重点领域医疗器械的发展”。

 

“近两年来,我国鼓励医药创新的国家政策经历了一个‘井喷’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品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陈昊说,我国持续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改革政策令人“应接不暇”,实施药品注册分类改革、试点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推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特别是不久前出台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明确将建立药品专利链接、专利期补偿、数据保护等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保护和激发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民族医药创新活力,将会发挥极大的积极作用”。陈昊认为,我国已分别从存量和增量角度加大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形成了日趋完善的鼓励创新的政策和制度性安排。(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陈昊表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医药创新提供了澎湃动力和需求,医疗保障支持医药创新的政策同样诚意十足,“我国已经培育起了鼓励医药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且创新势头非常迅猛,特别是在生物制药和小分子化学制剂方面,在研品种数量已经与美国相当,注册登记的临床试验也大多是创新项目。可以预见,有了政策‘井喷’之后,未来数年我国将会迎来医药创新成果的‘井喷’期”。

 

发展信息技术

提升服务效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贯彻新发展理念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伟杭表示,在医疗卫生领域,“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同样大有可为,可以大大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理念,以企业、群众少跑路来倒逼政府自身改革,该省卫生计生委主动将这一改革理念引入全面深化医改。马伟杭表示,针对群众找专家难的问题,浙江省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智慧医疗大平台,开发了全省统一的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接入医院300余家,注册实名用户逾800万个,预约成功率超过70%,有效减少了群众跑医院排队挂号。去年,该省又将此平台升级为具有转诊功能的预约转诊服务平台,方便患者在不同医院之间的门诊、检查、住院和日间手术的转诊;该省还通过区域信息共享,基本实现了区域影像、检验、心电中心建设的县域全覆盖。

 

聆听十九大报告后,福建省立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朱鹏立感慨万千,“只注重外延式、规模扩张型发展,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朱鹏立表示,面对新的改革形势,医院必须强化内涵建设,把学科做强、服务做精、人才做高。该院通过信息系统支持,在福建省率先取消了集中挂号窗口,全天候全手段开展预约诊疗,实现先诊疗、后结算,目前医院预约就诊率已近90%。除门诊就诊预约外,该院还推行医技检查预约自助平台,患者可通过平台自主选择医技检查时间;就连疑难病多学科联合门诊,都能方便地通过网络、App在线预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副书记龚志成介绍,该院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手段,建设合理安全输液预警监控系统,在促进临床合理安全输液、控制医疗费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得医保、药品监管等政府部门纷纷主动上门“联网”,成为创新医院管理的得力工具。

 

“智慧医疗对于提升医疗系统的运行效率、节约就医问诊的成本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院长阮列敏介绍,该院从2009年就开展了基于短信扣费的网络实时预约挂号,还开通了在线健康查询,后又相继发布基于智能手机的App应用,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开展远程诊疗。“如今,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分布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乡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人民需要;落实十九大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强大推力,医疗卫生行业要提前布局、大胆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