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省立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媒体看省立

【媒体看省立】新时代的疼痛科:专注慢性疼痛诊治的朝阳学科

发布时间:2018-12-10 09:17  点击数:

被各种各样的疼痛困扰多年,辗转过多家医院,因治疗效果不佳被“退货”,在福建省立医院一个只有10张床位的病区里,多数患者因相似的困扰求医到此,这里就是疼痛科。

杂痛多 夹缝中求生存

记者与这些患者的接触,是从跟随福建省立医院疼痛科刘荣国主任查房开始的。每每说起自己的病情,大家无不深深叹了口气。

“哎呀,我之前发病的时候,衣服都不敢穿,衣服一磨蹭到皮肤,就像触电一样疼。”说这话的是来自宁德古田的一位依姆,“是带状疱疹,前前后后有5年了,整整找了10个医生,有用灸的,有用烧的,效果不理想。”

她一脸痛苦地连连摇头,仿佛又想起那段痛苦的感觉。但她又马上展露出笑容,夸赞道,现在在这治了一周,症状消退了很多,疼痛科医生太好了。

“疼痛科是一个交叉性新学科,患者有疼痛的问题,第一反应几乎都不会想到我们科。所以到我们这里报到的,多数是疼痛非常顽固的患者,而且疑难杂痛特别多。他们起先往往不知道有这么个科室,跑了多家医院,最后才打听到这。”刘荣国主任笑着说,“我们有点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感觉。不过这样也有好处,患者在各个科室求诊过,排除了各种专科病因,到我们这治疗时,采用我们的检查方法,对找寻病因会更加有利。我们的存在,填补了其他科室的治疗空白。”

记者了解到,省内各地设置疼痛科并有病床的医院不多,且治疗病种相对比较单一。

抓住患者关键性的“只言片语” 快速推断疼痛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刘主任说,一个疼痛科医生首先应该是知识面丰富的全科医生,这样才能应对各种疼痛问题。问诊中,他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希望能从只言片语中截获疼痛病因的关键线索。

在收治的患者中,有一个被下腹胀痛困扰10年的王大姐。“疼得厉害时,我真想直接喝瓶农药算了。”多年来,她跑遍了省内大大小小的医院,甚至在医生的建议下切除了子宫,下腹胀痛的症状依旧没有缓解。

后来,王大姐在别人的介绍下找到疼痛科。她述说了自己身上的许多毛病,有几句话,让刘主任警觉起来。“我的肩背部不舒服,仰着睡,就感觉酸痛……从十几岁开始,长年累月地失眠,不管累不累,躺下都睡不着,吃了安眠药也是如此……”

“长年失眠,这是颈胸部的交感神经过度紧张兴奋导致,病因可能来自她肩背部的无菌性炎症蔓延刺激。而她下腹部的不适,很可能就是腰背部的疼痛向前传导引起的。”刘主任推断。后来经过检查和对腰部的治疗,王大姐的下腹胀痛症状果然消退了许多。

在刘主任看来,很多时候,对疼痛患者的治疗就像解一道难题,解题过程中需要不断排除干扰项,才能求得最后的答案。

治疗疼痛不能只靠止痛药 多元治痛方法齐上阵

有些患者认为来疼痛科治疗,就是靠止痛药来压着。事实上,疼痛科虽不能包治百病,但在治疗疼痛方面,有其专科理论指导,微创方法多,治疗也更精准。“我们收治的主要是顽固性的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癌痛和部分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治疗方法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体格情况等进行个性化选择,除了用药外,还包括冲击波治疗、神经阻滞治疗、银质针疗法、影像学介导下的射频治疗等等。”刘主任说。

在这些疗法中,疼痛科的特色治疗是银质针疗法。这种疗法是结合了中医的工具和西医的理论体系,对患者病变区域的筋膜进行松解,对神经减压和消炎。因为常年用针的缘故,刘主任的右手食指和拇指指尖都结出了厚厚的老茧。

由于病床数不多,在病区外等待住院治疗的患者络绎不绝。“按年轻人的话说,我也有很多的粉丝,都是我的‘饭’。”刘主任笑呵呵地和患者们打趣道。

因为患者多,医生少,疼痛科的医生常常要工作到晚上七八点。来疼痛科的患者通常是抱着很高的希望,因此医生们希望能力求完美、治疗彻底。疼痛科患者的“治愈率大概在70-80%,对于顽固性疼痛患者,这样的治愈率,实属不易。确实无法治愈的,也要尽量延长疼痛的缓解期,不要轻而易举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