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福建日报APP-新福建3月28日讯
三月本是个浪漫的季节,但对高昊天来说却有些残酷。这位年仅10岁的小男孩,在遭遇车祸后的短短几个小时内,几次差点走向人生的终点。“是医生对生命的敬畏和职业的坚守,在经历了5小时的抢救后,才最终让这颗小生命得以延续。他们救起的不只是我的儿子,而是我们一整个家庭。”28日下午,35岁的铁路工人高荣来到本报,向记者叙述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心情极其复杂。
3月1日下午6时许,一场大雨刚过。初春夜色笼罩下的福州,空气沉闷而湿漉,市区的交通走走停停,喇叭声此起彼伏。鼓楼第二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高昊天,像往常一样走在回家的路上。由于道路湿滑,视线不好,不幸被一辆汽车撞倒在地,随后身子被重重地碾压了过去……
被送至福建省立医院抢救室前,已经是一个小时后的事情了。
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援随即拉开。“伤得非常重,全身多处骨折,脏器严重受损。”省急救中心主任、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陈锋获悉情况后,立即启动了急诊多发伤复合伤救治预案,开通急诊创伤绿色通道,急请急诊外科、儿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等医疗专家,在最短时间内全部赶到,多学科展开联合大抢救。
清创、检查、急救处理,上呼吸机等系列综合抢救措施。“车祸造成9根肋骨和两侧锁骨骨折,肺破裂引发张力性血气胸、出血性休克。”最先接诊的省立医院急诊外科副主任医师许玮说,由于当时情况危急,包括胸部穿刺、气管插管、胸腔引流等各学科专家轮番上阵。
参与抢救的儿外科主任医师徐迪告诉记者,由于孩子处于休克中,无从了解病史,就等于是闭卷考,医师们靠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给出各种应急处理。经过5个小时的连续抢救,休克状态得到缓解,颅内出血可能也得到了排除,小昊天终于转出了急救室,被转送到了重症监护室。
但是,危险期还没有过。“双侧锁骨肋骨多发骨折、创伤性湿肺、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医学四科主任林风辉带领医疗小组,为小昊天制定了详尽的诊疗方案、及时救治,病情逐步稳定。
2日下午4时,重症监护室可以探视了。已经一天没有合眼的高荣,第一个冲进了进去。“看着儿子那样躺在病床上,我的心像刀绞一样的痛,老泪纵横,那是我们父子第一次面对面流泪。”高荣说,儿子3天后才度过危险期。
小昊天清醒后发现,自己身处重症监护这个陌生又相对封闭的环境,加上伤痛的影响,常心神不宁、烦躁不安。为了让小昊天快点康复,医护人员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用小画板让他写字与医护交流,一方面进行鼓励安慰,一方面还讲起了励志的小故事。潜移默化中,小昊天对治疗越来越配合,病情逐步好转。
15日,是小昊天出院的日子。听说儿子转危为安,各项机能恢复得很好,高荣一家人喜极而泣,他们专程还送来了一面表示感谢的锦旗。
得益于医院高速、高效的急诊急救体系、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和医院多学科通力合作,类似小昊天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去年,福建省急救中心急门诊量突破27.8万人次,年抢救量近3万人次,成功率达99.3%以上。“疑难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是一个地区及医院医疗资源水平的代表。只要有1%的机会,我们就要付出99%的努力。”陈锋说,福建省立医院、省急救中心已被确立为福建省急危重症疑难病症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