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生就全身皮肤苍黄,
犹如“小黄人”,
前不久,这个特殊的宝宝小米(化名)
在福建省立金山医院
经历了一次全身大换血。
“熊猫血”母亲生下“小黄人”
小米的妈妈是一名罕见的Rh“熊猫血”母亲,小米是她的三胎宝宝。在她的二胎宝宝刚出生时,也出现轻微的皮肤发黄,被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
这是一种凶险的疾病,即宝宝和妈妈的血型不相同而引发的溶血,严重的溶血、贫血会引发机体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黄疸、酸中毒、心力衰竭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视力障碍、耳聋、智力低下、运动障碍等后遗症,甚至威胁生命。
因此,小米妈妈怀三胎时,医生叮嘱她要注意排查,但小米妈妈没把此事放在心上。
结果小米一出生,便出现了严重的溶血症状,检查结果显示患儿总胆红素133.8umol/L,远远高于参考值上限8.5 umol/L,而血红蛋白76g/L,仅为正常新生儿血红蛋白的一半。
溶血试验证实,小米患有RH血型不合溶血病,十分危急。
全身换血获新生
时间就是生命,得知情况的福建省立金山医院儿科、重症医学二科副主任钟日荣主任医师,重症医学二科副护士长张亚需带领医护团队,马上对小米展开抢救。
然而,小米的溶血情况很严重,各种治疗没有让小米的病情好转,胆红素水平仍在进一步升高。见此情形,抢救团队当机立断,征得家属同意后决定实施“换血术”。
不过,给新生儿“换血”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从患儿动脉抽出血液的同时,同步往静脉输入新鲜的血液,输入的血量是患儿血量的两倍。
“最关键的是换血速度,如果太快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衰及低体温等情况;太慢会影响“换血”疗效,且血液易被外界环境污染,引起交叉感染。而且换血过程中,患儿随时会出现心脏骤停、呼吸不稳定的情况,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换血速度一定要恰到好处。”钟日荣说。
经过约两个半小时的严密监护、治疗和观察,小米全身换血成功,总换血量达450ml。
10天后,小米顺利出院,出院时胆红素水平降至正常,血红蛋白升至149g/l,颅脑核磁共振并未提示胆红素脑病。
O型血母亲更易生出溶血病宝宝
据钟日荣介绍,在人类的多种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最常见,特别是O型血母亲生出的宝宝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的概率会更高,Rh血型不合引起较少见。
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轻重不等,其中Rh血型的溶血症状会更严重,尤其是二胎之后的新生儿宝宝。
钟日荣提醒家长:
✦如果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妇及其丈夫,均应进行ABO、Rh血型检查,不合格者需检测孕妇血清中抗体。
✦Rh阴性孕妇在妊娠16周时应检测血中Rh血型系统抗体,而后密切随访。如果有发现溶血病胎儿,可用药干预,积极监测。
✦积极做好产前干预,Rh阴性妇女在流产或分娩Rh阳性胎儿后,应尽早注射相应的抗Rh免疫球蛋白。
✦分娩时要选择有新生儿救治能力的医院,一旦发生新生儿溶血,便于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