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科协公布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徐杰教授榜上有名。
技术精湛、医者仁心是他得到最多的评价,从医30年来,他在各类骨科手术的微创化、精准化上不断创新,自主研发了多项国际首创的手术技术,一直在行业中领跑。他始终怀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初心,致力让科技薪火相传,让病人快速康复。
福州晚报专访徐杰,刊发在6月23日头版
用“国际首创”让患者快速康复
“我读研究生时导师时常教育我们,好的外科医生要努力寻求改变,一种手术做了10次,就要思考有没有可以改进或创新的地方。”从此,“要改变”成为徐杰的口头禅。秉持创新求变的理念,徐杰在行医实践和深造中勤加思考,开发了一系列独具匠心的骨科微创手术技术,比如,在国内早期开展颅底寰枢椎疾病、脊柱侧弯、椎管狭窄症、脊椎间盘疾病的显微微创手术等。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他还自己画设计图,打印3D塑料模件,手术器械和植入体发明获得7项全国发明专利。
徐杰最具代表性的创新技术,当属他2019年在国际上首创的不切开肌肉的关节置换手术方式。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徐杰的创新术式让置换人工髋关节的患者一下手术台就活动自如,自己走出手术室。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对比,上为常规手术切口,下为微创内镜术后手术切口
常规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医生要在患者的肌肉上切开20多厘米长的口子,患者术后创伤大、恢复慢,还容易出现人工关节松动、脱位等问题。徐杰的手术方式是从肌肉的间隙入刀,置换髋关节的切口只有4.5厘米至5厘米,置换膝关节的切口只有5厘米至7厘米,患者手术后醒了就能下床走路,一两天内就能出院。
2019年,徐杰用这种手术方式为一名股骨颈骨折的95岁老人置换了人工半髋关节,手术后她马上恢复了行走能力。
创新永不止步,现在徐杰又把目标瞄准了热门的手术机器人。最近,他带领团队和福州大学机械学院合作研发的“内镜下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系统”已被工信部认定为“福建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项目”,很快就要投入使用。
徐杰说:“现在市面上的骨科机器人只能完成手术中置钉之类的定位,我们研发的机器人在保留这项功能的基础上,加了个内镜,能帮医生看到切口里的盲区,并根据医生的操控完成磨骨等指令,让手术更精准、创伤更小、病人更受益。”
用“创新”“勇毅”有力抗击疫情
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徐杰依旧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
当时,医护人员使用的防护服、N95口罩等防护装置呼吸阻力大,皮肤受压严重,内部废气、湿气难以排出,长时间穿戴体感闷热、潮湿,舒适度极低,不仅造成一线医护人员面部勒痕、皮肤损伤,并且限制了他们的连续工作时长。更要紧的是,穿戴这些防护组合后,仍有少量头面部皮肤是直接暴露在污染环境中,并不能完全确保医护人员的有效隔离防护。
在紧要关头,徐杰通过咨询武汉一线抗疫人员,召集科研团队构思设计方案,与专业工程设计人员加急沟通,设计出一套正压通气防护系统,并送往武汉给一线团队进行试用,随后,依照反馈意见完成改良。获得国家专利并通过欧盟CE认证,顺利实现产品转化,不仅投入国内防疫一线使用,还远销欧洲,推动了防护设备设计的革新。
2022年初,全国多地新冠疫情出现反复,其中上海情况尤为严峻。4月7日,由徐杰担任副总领队的福建援沪医疗队共1000余人驰援上海。争分夺秒、夜以继日,这支专业队伍经过48小时调整、训练,立刻进驻并接管了上海世博方舱医院。
徐杰与各个组长部署工作
召开每日例会
徐杰负责医疗、护理、专家组总协调,一直坚守在方舱。他高度重视院感防控,要求队员入舱前要强化院感培训,并组织编写了《方舱医疗运行管理手册》。同时,医疗队遵照本轮上海疫情的救治方针,在总结2020年武汉抗疫方舱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不断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操作细节。他将各方队员分为12个医疗组、7个护理组,按照每4小时一班、24小时不间断轮换的标准,分批次、轮班进入方舱医院,与病毒展开全面较量。
如今,援沪凯旋的徐杰,稍作休整,又投入到科研创新和临床治疗一线。“科技发展要靠创新,一味跟跑行不通,必须加快步伐,医学也是如此。为患者谋求更好治疗效果,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徐杰笃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