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新闻动态

【媒体看省立】这个专为老人设的科室,很多人不知道!破解疑难杂症,看病“一站式”搞定

发布时间:2022-08-08 07:05  点击数:

来源:福建卫生报

由于身体各项机能退化,

成天跑医院成了

许多老人生活的主旋律,

有些人同时患多种慢性病

常常奔波多个科室

但在就医过程中,

老年患者是否关注到

很多医院里有个专门

为他们设立的「老年医学科」呢?

今年7月25日至7月31日是

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

福建卫生报记者带你揭秘

这个特殊科室!


多名老人在这个科室

发现疾病“真凶”

肾功能不全、蛋白尿、骨质疏松、食欲不振、贫血、头晕……三明沙县的刘阿姨半年来辗转当地多家医院,蛋白尿始终居高不下,因为诊断为慢性肾脏病,需要严格控制蛋白摄入,引发营养不良,她瘦得皮包骨。

前不久,刘阿姨在孩子陪同下,慕名来到福建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老人报告单中严重的蛋白尿引起了林帆主任医师的关注,刘阿姨的肾功能与她的蛋白尿不匹配,背后定有隐情。

林帆安排刘阿姨住院检查,发现球蛋白异常升高,进一步骨髓穿刺提示,导致严重蛋白尿的“真凶”是一种血液病,刘阿姨随即转诊到血液科进行治疗。

还有一位60多岁的男性,反复诉说消瘦、四肢乏力、呼吸困难,没有明显体征,生化检查等基本正常,所以,在外院考虑焦虑症。收入院后,老年科医生反复追问病史,关注各种细节,抽丝剥茧,最终发现这位病人患的是一种罕见病——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就是俗称的“渐冻症”。

在林帆的门诊中,

类似的疑难杂症老年患者并不少。

说到老年医学科,多数人比较困惑:

看专科就能解决老年疾病,

再专门设立老年医学科岂非多此一举?

但在林帆看来,

老年医学科的设立真的很有必要。


哪些人老年人适合去老年医学科

(网络图)

身患多系统疾病是许多老人的共性,按目前的就医习惯,多数老人生病后习惯去一种专科看一种疾病。

但若专科医生仅仅就病论病,有可能身患多种疾病的老人会面临多重用药的问题,这会加重药物引发的各种不良反应。

与专科医生不同,老年医学科医生往往从患者整体病情入手,充分权衡利弊,帮他们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不仅如此,老年疾病治疗不是单一疾病诊治的简单叠加,老年医学科医生在治疗老年病时会更注意将老人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我们会从老年医学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自身的营养状况、心理情绪、虚弱患者的内环境平衡状态等整体情况,让老年患者尽快恢复体力,更快地战胜疾病。不同的治疗理念,将导致后续治疗行为不同。”

此外,老年疾病多且复杂,很多时候,患者都摸不清该去哪个科室看病,这时到老年医学科,有多学科专家一起做综合评估,往往更容易找出病因。“我们很愿意收治各种疑难杂症,这也是老年医学科设立的重要意义所在。”林帆说。

除此之外,身患两种以上系统疾病的老人,长期营养不良、身体衰弱,或者有便秘、肌少症、睡眠不良等老年综合征患者也都是老年医学科的目标人群。如果老年患者的某个专科疾病问题较为突出,首诊可以去专科就诊,病情稳定后,就可以在老年医学科长期随访。


来自一个团队的支持

一站式解决就诊难题

(网络图)

那么,小小的老年医学科,为何能解决各种老年疾病?秘密在于老年医学科其实是一个大团队

前不久,张大爷第一次来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一站式的看病流程,让张大爷感到十分特别。

因为身患多种慢性病,接诊的林帆先让张大爷列出自己的用药清单,之后针对张大爷的病情做了细致评估后,林帆去除了药单中成分相似的药物,以及不必要的辅助性药物,并调整了会发生相互反应的药物。

“我们不会删减关键性药物,比如抗凝药、降压药、调脂药等,相反,还会强调服用这些药物的重要性。当然,如果实在把握不准某些药物能否去除,会有专门配备的临床药师做出指导。”林帆说。

由于身体比较消瘦,张大爷做完药物评估后,随即被安排在老年医学科配套的营养门诊做了营养评估,并得到了一份个性化的营养处方。

以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为例,根据老人多发疾病情况,目前还为老年医学科配套了骨科门诊和康复门诊,老年科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安排他们去配套科室进一步看诊。最后,老年医学科医生会整合相关学科的诊疗建议,为患者制定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因为同属老年医学科团队,患者在这些配套科室看诊无需预约,凭借一张“看诊条”,就能在半天时间完成多个科室的诊疗,十分方便。


去老年医学科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网络图)

老年医学科医生通常需要查阅患者一段时间的检查报告,才能对病情有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因此,林帆建议,做好以下几点就诊准备,有助提高看病效率

❶ 老年患者或家属日常要将病历本、各种检查报告单整理装订,带上近期的各项检查报告。

❷ 将日常服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写在小卡片上,包括各种保健品,有助于让医生了解你现阶段及曾经服用的药物,判断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并以此为依据对治疗方案进行微调。

❸ 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老人,看诊时还可携带血压计或血糖仪,同诊室使用设备的测量值做个对比,看看家用设备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