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新闻动态

【省立医讯】新突破!福建省立医院郭延松教授团队完成全省首例功能性二尖瓣重度返流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

发布时间:2022-08-15 08:44  点击数:

日前,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郭延松教授带领的心脏瓣膜介入治疗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团队,在省内首次应用DragonFly™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对功能性二尖瓣重度返流患者成功实施经皮导管二尖瓣钳夹术。这是郭延松教授团队继成功完成多例器质性二尖瓣重度返流患者的经皮导管二尖瓣钳夹术后,在治疗二尖瓣重度返流修复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用先进技术造福更多患者。

患者是一位75岁的依姆,反复胸闷、气促7年多,近来症状加重来我院就诊检查,心脏彩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左心室扩大,二尖瓣重度返流,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重度返流、慢性心力衰竭等。郭延松教授团队给予了规范性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经过2个月的药物治疗,依姆的胸闷、气促症状得到缓解,但心脏二尖瓣返流程度未见改善,并且各药物已达靶剂量,接受进一步的住院治疗必不可少。

郭延松教授带领团队成员陈新敬主任医师和洪景宣、方明程主治医师,杨清勇医师,心血管外一科丁杭主任医师以及超声科赖宝春、叶振盛副主任医师共同进行病情讨论。考虑到患者高龄、基础病多、STS评分高,为外科手术极高危患者,不适行外科开胸二尖瓣成形/置换术,因此决定为患者实施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

手术过程中,团队在食道超声和DSA引导下,经皮经股静脉建立路径,并穿刺房间隔,瓣膜夹通过输送系统送入左心房,顺利到达病变二尖瓣区域。由于患者返流的机制为功能性返流,瓣环扩大且后叶长度不到10mm,给手术带来考验。在精确评估二尖瓣反流位置、抓捕位置、反流程度,郭延松教授团队精细选定夹持位置,巧妙夹合。患者术后反流程度从重度转至微量,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二尖瓣瓣膜夹释放

▲术后超声心动图


科普时间

二尖瓣返流是全球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总体人群发病率为1.7%,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如果不积极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不齐、心衰、中风、甚至死亡的风险。

功能性二尖瓣返流约占二尖瓣返流总人群的70%,是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驱动因素,是由于左心扩张导致二尖瓣前后叶闭合不全,它常与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合并存在,并与心脏重塑形成恶性循环,加快心衰进程导致严重不良预后。未经治疗的患者5年内死亡率为30%-50%,因失代偿心衰再入院率高达90%。功能性二尖瓣返流已日益成为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的“主战场”。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无需开胸、无需心脏停搏、无需体外循环、无需切开心脏,只需要一个静脉穿刺点,即可完成二尖瓣的修复。该系统能有效降低复杂手术难度,实现瓣叶的灵活夹合,精准定位释放亦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专家简介:郭延松

副院长,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FACC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精准医疗分会候任主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电与心功能分会副会长

中国心衰联盟副主席

福建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福建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心衰中心联盟主席

福建省心血管病内科医疗质控中心主任

福建省心血管介入治疗质控中心主任

福建省心血管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

专家简介:陈新敬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主要专长:心血管病诊疗、冠脉介入治疗、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经皮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房颤左心耳封堵术(LAAC)、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