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新闻动态

【心血管病医学中心·学科建设】全国首批,省内首例!房颤治疗对接国际新兴技术 开启心律失常治疗新纪元

发布时间:2024-12-24 22:29  点击数:

巩固传统优势

拓展新兴领域

我院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心脏电生理与起搏)专科,是国内心律失常诊治领域领先学科,也是福建省心律失常专科中,手术总量和年均手术量最多、病种最齐全、技术最全面的医疗中心。

近日

我院陈林主任带领团队

成功开展三例全国首批脉冲电场消融手术

应用国际新兴技术治疗房颤

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

在心律失常治疗技术领域

迈入了新的里程碑


患者林某(化名),患有持续性房颤多年,平时均受房颤症状的困扰,常常自觉心跳加速、气短、呼吸急促,极大影响生活质量。较之稍微年轻一点的患者王某(化名),患有阵发性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且发作频繁,甚至呈焦虑状态。他们都是此次新技术的受益者。

前不久,美国艾森豪威尔沙漠心脏病中心的Dr.Evangelos Diamantakos教授受邀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及手术指导。中美医疗团队,就目前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的原理、优势、最新进展、应用前景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Dr.Evangelos Diamantakos教授与团队交流中

林亚洲主任手术操作中

林亚洲主任在三维标测系统的指引下,重建左心房肺静脉三维模型,精准的导航定位脉冲消融导管,手术过程中,平均每根肺静脉放电消融12-15次,整体放电时间仅需30分钟,消融结束后,对患者左房三维基质标测确认消融有效性,均达到理想消融效果。

术后左房电压标测示双侧肺静脉及后壁电隔离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生围术期并发症,充分体现了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Dr.Evangelos Diamantakos教授与陈林主任团队术后合照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现了我院心血管内二科心律失常团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也为心律失常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随着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心律失常团队将继续致力于医疗技术的创新,为更多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先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推动我国心血管病治疗技术的进步贡献力量。

什么是脉冲电场消融技术?

脉冲电场消融术(Pulsed Field Ablation, PFA)是一种新兴的房颤治疗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传递超快速(微秒至纳秒)电脉冲产生强电场,选择性地对心肌组织进行损伤,而不伤及邻近的非心肌组织。PFA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穿孔(electroporation),即电脉冲导致细胞膜形成不可逆的纳米级孔洞,从而引发细胞死亡。与传统的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相比,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具有更高的组织选择性、更快的消融速度以及更低的贴靠要求,能够更精准地作用于目标区域,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极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一审:王华炜

二审:许陈玉

三审: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