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新闻动态

【胸部医学中心】88岁老人肺癌手术,一个“钥匙孔”伤口,手术当天下床!

发布时间:2025-07-14 16:31  点击数:

88岁的陈爷爷(化名),左肺上叶的一个磨玻璃结节,在短短3年内,从3毫米长到了1公分大小。医生判断,这存在很大的肺癌风险

同时,30多年的高血压病史,让陈爷爷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


高龄+多病,

手术风险有多高?

对于像陈爷爷这样的高龄患者,做肺癌手术听起来就像“走钢丝”:

心肺功能差

麻醉和手术本身对心肺是巨大考验。

基础疾病多

高血压、血栓等问题大大增加了术中术后并发症(如心脑血管意外、血栓脱落、感染)的风险。

恢复能力弱

身体机能衰退,术后恢复慢,伤口愈合、疼痛管理都是难题。


因此,很多高龄患者和家属往往陷入两难:不做手术,肿瘤可能发展;做手术,风险又太高。


“无管单孔”微创术

为高龄患者打开一扇窗

面对陈爷爷复杂的病情和家属的担忧,我院胸外科徐驯宇主任医师团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为陈爷爷选择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微创技术之一 —— “无管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单孔

只在患者侧胸壁开一个约2.5厘米长的小切口(就像一个小小的“钥匙孔” )

无管

无气管插管: 采用特殊的麻醉管理技术,术中患者可能无需插入常规的气管插管(喉罩或自主呼吸管理),大大减少了对气道的刺激和损伤。

无尿管: 对于短时间手术,可能避免留置导尿管,减少尿路感染风险和术后不适。

无胸腔引流管或极短时间留置): 通过精细操作和术中确切止血,力争术后不放置或仅短时间放置引流管,显著减轻术后疼痛。


手术圆满成功。术后患者安全返回普通病房,次日即能下床活动,全程未出现疼痛、感染等并发症,目前康复状态良好。

陈前顺副主任医师指出:高龄患者因器官功能退化、合并症复杂,手术耐受性极低且风险极高。“无管单孔”技术通过缩小切口、减少侵入性操作,显著降低了手术应激反应,对心肺功能较弱的老年患者尤为适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年龄已非肺癌手术的绝对禁忌。微创手术(尤其是‘无管单孔’等创新技术)为高龄、体弱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选择。早期发现、精准评估及个体化微创方案,是实现良好疗效的核心所在。


专家介绍

徐驯宇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

胸外科副主任

擅长诊疗:

胸腔镜微创手术,如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及根治、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纵隔肿瘤切除、气胸肺大疱切除、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摘除、漏斗胸Nuss手术、手汗症胸交感神经干切除等。

学术任职:

福建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胸心外科学会胸腔镜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精准医疗分会全国委员

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周四上午(东街院区)

周一上午(金山院区)


陈前顺

漳州市云霄县医院副院长(挂职)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擅长诊疗:

肺结节/肺磨玻璃结节/肺癌、纵隔肿瘤、手汗症(经腋窝微单孔入路)、漏斗胸微创治疗;食管癌全腔镜微创治疗(包括三野淋巴结清扫);CT引导下肺结节消融治疗。

学术任职: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胸部肿瘤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福建省肿瘤防治联盟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预防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门诊时间:

周四下午(东街院区)

周三上午、周四上午(金山院区)


黄郴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博士

擅长诊疗:

肺部小结节、纵隔肿瘤的微创治疗、食管癌的综合治疗。

学术任职: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胸部创伤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门诊时间:

周二下午(东街院区)

周二上午、周五上午(金山院区)


王捷阳

主治医师

擅长诊疗:

肺部及纵隔占位微创治疗、食管良恶性肿瘤的治疗。


撰稿:胸部医学中心 陈前顺

一审:林靖怡 王华炜

二审:潘小杰 陈钰涛

三审: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