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省立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媒体看省立

原生态:心脏不分高低贵贱

发布时间:2006-05-18 00:00  点击数:

 

《工人日报》文·图/本报记者肖玉保  2005-12-4 7:33   版次:四

采访缘起

翁国星走出手术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腰酸腿麻,但他开心———因为又有一个病人将被解除苦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他说:“病人那么信任我,把自己的性命交到我手里,哪能不全心全意?哪能有什么私心杂念啊?”也许,这就是翁国星拼命钻研、忘我工作的理由。

病人康复是医生最大的幸福

熟悉翁国星的人都知道,这位儒雅学者,有的不仅仅是一颗仁慈善良的心,还因其是胸心血管外科“一把刀”,受着人们的尊敬。

福建省立医院胸心血外科,每年要完成800多台手术,由翁国星主刀的就有200多台。去年,经他手就做了260多台手术。有时一天就是3台,一进手术室,十几个小时,常常是累得傍晚回到家,边吃饭边打瞌睡,夫人还没把碗筷收拾好,他就打起了呼噜。他夫人说:“每天一大早就有电话找他,忙到晚上六七点也回不了家,常常是一吃过晚饭倒头便睡,睡醒一觉再起来洗澡,然后坐在电脑前熬夜忙他的博导课题。几乎没有周末,工作20多年没休过假,家务没空做,儿子也不管,一次家长会都没去开过,儿子有时考砸了,他最多说一句‘下次注意点’就完了。他对家里没有贡献。”

记者问翁国星当医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他不假思索地说:时间不够。

1994年,翁国星将电视胸腔镜手术技术引入到福建省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成功开展了首例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1995年,他又成功地进行了电视胸腔镜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钳闭术。

2001年10月,翁国星在省内率先开展电视胸腔镜下直视心脏畸形矫正手术,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先后用这种微创手术为3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了畸形心脏矫正手术,这3人术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即痊愈出院。此次施行的电视胸腔镜辅助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不仅为省内首次开展,而且取得了多例手术的成功。

2002年1月,一女患者在福建省立医院先后接受过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主动脉瓣机械置换术两年多时间后,又出现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症状,翁国星又为她施行了在体外循环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手术全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这么短时间连换3个瓣膜,在国内罕见。

2002年10月,在全国第五届胸心血管外科学术大会上,大会的正式报告资料显示:福建省立医院心外科的电视胸腔镜动脉导管手术的数量与疗效均居全国第一位。

2004年2月,翁国星和在本院就职的美国博士戴蒙携手,共同对“血压上升、血管膨胀即将破裂”的急性夹层动脉瘤患者实行病变血管置换成功,这标志着福建省在急性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面步入了全国先进行列。

2004年9月,翁国星为80高龄的患者实施了心脏冠状动脉3根血管搭桥手术成功,这是福建省该类手术年龄最大者,临床上在全国都属罕见。

“当医生最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是看到病人康复”,“病人那么信任我,把自己的性命都交到我手里,哪能不全心全意?哪能还有什么私心杂念啊?”也许,这就是翁国星拼命钻研、忘我工作的理由。

曾经两次留学美国的翁国星,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留在国外,而是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选择了回国。问他为什么,他说:“很简单,我对心血管外科感兴趣,在国外临床机会少,回来能搞自己热爱的专业,能治好病人,有成就感。”

翁国星笑着告诉记者:在美国,学这个专业,可了不得,人上人啊!我们去签证,人家一看你是心脏外科医生,敬佩得要命,OK!看都不看护照,章子就盖下去了。

问他是否后悔回来?“不后悔!我现在待遇虽不如那些留在外面的同学好,但我的学术成就比他们高啊。”

不能看着病人因贫困而放弃生存

翁国星说,每当看到有的病人因为不重视或经济困难而延误了治疗时机时,心里就特别遗憾和难过。“常常是两三万块钱就能救一条命,可就是有很多人万般无奈啊!”所以,对于贫困患者的“心病”,他更是倾注了全部的力量和无限的爱心。

2001年11月底,当福建省团委和参加“赴宁夏医疗卫生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活动”的同仁,将宁夏同心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2岁的回族小姑娘马新,带到福州成为他的病人时,虽然对这种手术有十足的把握,但翁国星还是慎重周密地几定方案,确保万无一失。多年后的今天,说起这个幸运的山里女孩,他还是心疼不已:“……父兄因车祸致残,母亲在生下她之后得了风湿性心脏病,已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像这样生活在一贫如洗家庭的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就……”

“当医生的人,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因为贫困而放弃生存?”2002年11月,一名43岁的闽侯县赖姓农民,因病急需进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但是,患者却因为无力支付昂贵的手术费而放弃治疗。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翁国星和他的同事们表示:不放弃任何一个救命的机会。虽然筹集医疗费用不是医生的责任,但翁国星却心急如焚地为这位素昧平生的病人多方努力,终于在短短的几天里,取得了兰州天臣公司、西京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卫伦公司的支持,使病人能顺利接受手术,康复出院。

可是,像这样为贫困患者拉赞助的方式毕竟不是常用之策,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翁国星清楚地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所以,在政协全委会议上,他郑重提交了《成立可治愈性疾病救助基金》的提案,希望通过政府联合民间力量成立基金的方式,解决贫困患者的医疗费用,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让翁国星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贫困患者得到政府官员,社会各界和企业的爱心帮助。今年7月,因病被父母送人,后又几经转卖的周宁姑娘陈晓霞,被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折磨不堪,泪流满面地发出了“我想卖肾”的声音:“每次病情发作时,我都好痛苦,有时受不了我就割腕、撞墙”;“家里实在没钱给我治病了,而我还不满18岁,我还想活下去”;“听说一个肾可卖一二万元,我要卖肾救心脏”……一个贫困患者的微弱呼喊,引起了省委书记和社会的关注。

在福建省委有关领导的关心与省团委的安排与帮助下,陈晓霞的先天性心脏病得到了彻底的治疗,她一生的命运从此得到了改变。做完陈晓霞的手术,看着那张曾经被病魔折磨得暗淡无光、嘴唇发紫的青春脸庞日益变得红润水灵时,翁国星的心情,就像每天查房看到那些起死回生后的灿烂笑脸,就像常常收到多年前的病人的问候短信那样,变得无比舒畅。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谁说不是呢?翁国星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从四川来闽打工的小伙子,因为没钱,手术后只住了三四天就出院了。十年后的一天,他突然搬了一块巨大的金字红匾来谢他:“翁医生,要不是您救了我的命,我哪能在他乡异地打拼多年当上老板啊!”作为一名医生,此时,他强烈感受到的,除了欣慰、踏实和快乐,还能有什么!

但是,翁国星也有郁闷的时候:因为他认为,与国外相比,国内的行医环境不是很好,病人越来越不信任医生。“美国有10家顶尖级的医院,我呆过5家,而且时间都不短,那里的医生,顶尖的很多,一般水平的也不少,可美国病人对医生的那种信任程度,是中国医生不敢奢望的。我们有时看着很妒忌,心想,这个医生不怎么样啊!这就是行医环境吧。”他说:“有时,电视上播某某医院乱收费,某某医生职业道德差什么的,人们普遍就认为,所有的医院和医生都是那样。其实,这些只是少数的现象,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而牺牲病人利益的医生是极少极少的!”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精湛的技术,良好的医德,经过病人的声口相传,使得省内外许多患者找到翁国星,希望经过他的妙手解除病苦。采访翁国星时,他正好收到浙江一位患者发来的短信:“翁主任您好!我曾是您的病人。请问一下,我朋友的孩子,才3岁,先天性二尖瓣膜缺损,想请您为她做手术,手术费用要多少?有空请回电。”

在翁国星的心里,患者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所有跳动着的心脏,都一样弥足珍贵。正因为此,他才精益求精,从不停止钻研的脚步。翁国星告诉记者,就在这个月底,他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委派,将赴澳大利亚悉尼圣·文森特医院做高级研究学者,学习胸腔器官移植。

人们相信,等他学成回国后,将会有更多的病患者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