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文化

为了渴盼的眼神

发布时间:2010-05-07 00:00  点击数:

5月,踏上边塞宁夏大地,你能清晰地闻到黄土与沙土在烈日暴晒下发出特有的气息。随着全国政协调研考察团行程的步步南移,这种干燥的黄土地气息越来越浓烈,而土地也越来越贫瘠。

我们走村串户,看到的是患病家庭因得到“新农合”补偿而免于因病致贫的感激目光,也看到贫困家庭对我们、对政府在生活(医疗)保障方面得到更多、更大支持的渴盼眼神。这种眼神,无论是在土地干燥的宁夏,还是在潮湿的飘着淡淡霉味的福建西部,当我们的脚步走进乡村的时候,当我们的目光与农民对视的时候,都能强烈地感受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但农村卫生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出现了严重分化的城市和农村二元分割现象,卫生资源占有和分配极不合理。农村部分地区没有医疗保障,部分地区新农合刚刚起步,但报销比率低。这就导致农村的大部分患者存在“小病不去医,大病不敢医”的状态。

新农村合作医疗问题事关民生,事关社会公平,是关系到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全民医疗和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大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政协委员关注到这一点,纷纷为此建言献策。作为一名医务界的委员,我对此也长期关注,并连续提出了“关于加强(新农合)住院病人管理的问题”,“关于提高农民参合自觉性与参合率的问题”,“关于政府应加大新农合资金投入的问题”,“关于增加乡镇卫生院加强慢性病管理、重视未成年人体检、计划免疫接种和加强孕产妇管理等功能的建议”,“完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制定大病标准,提高大病补偿比例”以及“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建议”。这些提案和建议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卫生部、国家发改委以及省卫生厅等都有令人满意的反馈和办理答复。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让广大农民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而让农民普遍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是最直接也是最见成效的途径之一。为推动新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发展,我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参加了全国政协、福建省政协组织的多次相关调研和考察活动,以期通过自己有限的知识和微薄的努力,为广大的弱势农民争取到更多的权益。前年,我还花了6天时间随全国政协组织的考察团跑遍整个宁夏,深入到偏僻山区农户家庭,并在考察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与其他委员的一起努力,使得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进一步完善,使得广大农民从“新农合”政策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到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参合人口已达8.3亿,各地都在探索建立简捷方便的农民个人筹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参合”积极性,大病补偿封顶线进一步提高。以我们福建为例,2010年的新农合住院补偿封顶线提至6万元,门诊特殊病种补偿扩大到15种,而全国新农合补助标准也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年终岁首,一系列关于“新农合”的“利好”消息不断涌来。我只是站在一名医生、一名政协委员的立场上为农民的健康保障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而广大的农民,却将他们渴盼的眼神化作了感激的目光,让我体验到了一种自豪和快乐……

(本文转载自2010年1月《政协天地》。作者翁国星,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