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省立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媒体看省立

王耀东事迹选登

发布时间:2011-03-11 00:00  点击数:

感动轨迹———王耀东事迹报道选登(一)

“杂门大家”王耀东

今年48岁(编者注:2004年)的王耀东,甘肃人,新疆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1990年却跑到福建当外科医生。如今王耀东成了名人,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 一年365天,他做了364台手术。2月22日,省立医院住院区第5手术室。一位胆结石病人正要做胆囊切除手术。 

9点15分,省立医院普外科主任王耀东走到手术台边。9点35分,胆囊切除。手术共花了20分钟,整个过程娴熟。 

有一回,他到武夷山讲课并主持几台手术,中午吃饭时,一位病人家属跑过来说:“我们不做了,要到福州找人做。”第二天,这位家属听说昨天的那个医生就是王耀东,大为后悔,急着跑来,说:“我去福州找的就是王耀东啊。”

去年,王耀东共做了364台手术。今年,他自己累倒,挨了一刀,休息了两个月,到12月22日为止,共做了336台手术。
医学不设禁区 

2002年,一位来自平潭的农民住进省立医院,其肝脏内长着一个约13×10厘米的血管瘤,且位于肝脏血液的第二出口———第二肝门。 

按照传统医学,当病变侵犯到第一、第二肝门以及大血管时,考虑到可能发生大出血,手术可以不做。 

王耀东想:“不做,我是没什么错,但肿瘤时刻可能破裂。即使不破,也有可能压迫血液流出,造成回流障碍。” 

这两点都是致命的,他决定冒险手术。 

手术做到一半,王耀东发现,血管瘤压住了左右肝静脉,如果全部剥离,原本应该被肝脏包围的肝静脉,将全部暴露出来。这些血管壁极薄,连内中的血流方向都看得清。他夹一钳子,出血,再夹一钳子,又出血。 

王耀东千方百计把血止住。半小时拿掉血管瘤,止血却花了两个半小时。最终,险关过了。 

下台后,他很后怕,心想:如果止不住血,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掉了。他说:“识相一点的人,不该做(这台手术)了,我们不识相。” 

在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今天,医生往往对一些疑难手术避而远之,这样可以保护自己。王耀东对此十分清楚。不过,他说:“如果不敢往前走,医学怎么发展,医生岂不是一代比一代差?”
他是个“杂门”,什么派都有 

王耀东说:“好的外科医生,天分重要,实践更重要。” 

他有一个习惯,晚上睡觉前,把白天手术的情况在脑中“重放一遍”,自问:“哪个环节是有所改进、成功的?能不能更完美一点?”

他说:“对一个切口,从哪里选择,也很有讲究的。”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于90年代传入中国。省立医院于1992年做了第一台。王耀东跟其他人一样,在新技术面前,无师无门,全靠自家摸索。 

他观摩了不少专家手术,见到不一样的手法与方法,便加以琢磨,发现别人比自己好的地方,就学过来。有的时候,下基层医院,发现好的,也会化为己有。 

王耀东1999年去美国进修肝脏移植回国,对肝的解剖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他说:“我什么派都不是,是个大‘杂门’。” 

就说微创手术中的电刀使用,五六年前,还仅限于止血,一进入腹腔,医生就怕烧伤器官,不敢动。他慢慢摸索,学会了用电刀来分离组织。 

这些年里,王耀东带领科室人员在微创手术领域大步探索,从1992年第一台微创手术至今,他所在的普外科已经做了2200多例。从最初的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到第二阶段的结肠癌根治术,再到第三阶段的肝叶切除及胰腺手术,每到一个新阶段,就“上了一个大平台”。 

采访结束时,他对记者说:“我的工作,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过,他还说,当一名好的外科医生,首先要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还是外科。”  (原载2004年12月28日《福建日报》)

感动轨迹———王耀东事迹报道选登(二)

一个外科医生的心声

近年来,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少数医务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医德低下,群众十分不满。那么,医务人员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请看——— 

王耀东医生是省立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笔者认识他是在走访该院手术室的时候,可以说完全是一种偶遇。 

那是不久前的一天早上,笔者到省立医院手术室采访一台手术的过程。护士长郑英说:“去看王耀东医生做的手术吧,他是普外科主任医师,手术水平很高。”于是,笔者得以进入手术间观看。
病人理解是医生最大的“收入”

进手术室之前,笔者穿戴好医务人员专用的白大褂、拖鞋、帽子、口罩,以保证清洁、无菌。笔者进了手术室,看见一名穿白大褂的医生在几名助手的协助下聚精会神地工作着,他约摸40岁出头,身材魁梧。郑护士长说,他就是王耀东医生,他正带领着手术小组为一名胆结石患者做胆囊切除术。为了不影响手术的进行,笔者站在较远处静静地观看。 

王耀东医生在助手、麻醉师和护士的默契配合下,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手术持续了一个多钟头。手术结束时,王耀东医生的额头已是一层汗水,他将口罩拉下,舒了一口气,脸上掩不住深深的倦意。他的助手赖医生说,王耀东医生今天可是体力“透支”了,早上4点,他做了一台急诊手术,已经够疲惫的了,回家刚吃完早饭又赶来查房,紧接着还得做一整天手术。王耀东医生却笑着对笔者说:“嗨,没什么大不了的,干我们这一行都这样,换成你们也得这样,这回你们来可真得感受一下我们的‘工作生活’。”他随即吩咐护士去准备盒饭,原来此时已是中午休息时分。 

拿着盒饭,王耀东医生带笔者到手术区的休息室里就餐。说是“休息室”,其实是一间存放手术器械小屋,屋里挤满了匆匆就餐的医务人员。笔者不禁问道:“为什么你们不回家午休呢?”王耀东医生答道:“哪有空啊,每天院里都安排了好几台手术,要是回一趟家,吃完饭再睡一会儿,紧接着下午的手术可就耽误了。”说着,他同笔者一起坐在一个大纸箱上边吃饭边聊了起来。 

王耀东医生是从新疆调来的,从事医务工作已经15年了。他曾多次到省外和国外先进医院进修,经常下乡指导地方医院的医务人员,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我省微创外科及其他重要外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谈到工作,王耀东医生坦率地说,干他们这一行的确比较辛苦,可供自己安排的时间比较少,平均每个工作日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双休日也得来查房。最不好把握的就是急诊,有时正在家吃晚饭,或半夜睡得正香,突然有电话来,都得立即赶到医院做手术。他说,一名外科医生通常都得负责5~10个病人,每天早上要提前一小时来查房,询问病情及康复状况。可以说,医务人员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跟生活融合在一起,称之为“工作生活”。

笔者问道:“您觉得这样工作值得吗?” 

王耀东医生回答道:“医务这个职业是十分神圣的,既然选择了它,就得做好吃苦的准备。”他承认,的确有些医务人员过分看重物质利益和回报,丧失了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使神圣的医务职业蒙羞。但是,多数医务人员是有责任感的,他们心血的付出,其实最希望的是能得到病人的理解,这才是他们最大的“收入”。 

公正看待医疗事故

谈及医疗事故,王耀东医生感触颇深。他认为,造成医疗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失职性和技术性原因两个方面。他对由于医务人员失职造成的医疗事故表示深恶痛绝。他说,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负责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如果不按照正常医疗程序和标准办事,没有一颗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的心,或者受利益的驱使而丧失医德,都将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这种失职是不能容忍的,遭到人们的谴责也是理所当然的。 

王耀东医生分析说,诊治包括诊断、医治等一系列有机联系的过程,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诊断是诊治过程中首要的一环,诊断失误往往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所以每一个医务人员都把好关,才能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他认为,人们往往将医疗事故的责任完全归咎于最终医治的医务人员,这是不合理的。 

对于技术性原因,王耀东医生说,所有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医疗器械的技术指标都是一定的,而病人的病情却往往不是那么简单,因此治疗绝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医务人员的体力与脑力都会有较大的消耗。就拿动手术来说,手术前,医生要对病人的病情了如指掌,并将病人的身体和心理调整到适宜手术的最佳状态,如果稍有疏忽,病人的状态不适宜手术,就可能出差错。即使是同一种疾病,对不同的病人来说,手术过程也会有差异,这就要求医生在实施手术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分析,不断解决各种疑难或意外问题。有时,医生出于好心,想为手术病人解除更多痛苦、根治顽疾,反而由于技术水平问题出了事故。他说,这种情况的确令人同情,可是人们却常常根据事故的客观结果来评定事故责任,这是否有失公正还有待于商榷。 

医患贵在相互理解 

笔者问道:“如何改善医患关系?”王耀东医生回答道:“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在于双方相互理解。”他说,医务人员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这样才不违背自己崇高的天职,才不负“白衣天使”的美誉,才能换来病人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其次,病人及全社会也要理解、尊重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配合他们做好诊治工作,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 

王耀东医生坦诚地说,一名医务人员的精力是有限的,例如一名外科医生一般得负责近10名住院病人的诊治工作,每天上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对每一名病人的查房,还要完成医院交给的繁重的手术及急诊任务,休息日还得到病房探望病人。 

笔者问道:为什么医院不实行轮班呢?他说,自己所诊治的病人的病情,只有自己最清楚,其他医务人员是无法代替探望的。可是,有时查房得不到病人的理解,如对一名病人查房的时间太短,病人会说“这个医生真不负责任”,他们认为,花钱来看病就应当得到最完美的服务,医生必须随叫随到。王耀东医生说,病人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从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来看,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他期待“医改”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原载2001年《福建日报》)

感动轨迹———王耀东事迹报道选登(三)


肚大如斗竟是巨大肝肿瘤

一个普通肝脏重约1.25至1.5千克,而黄女士被切除的肝脏肿瘤居然有5.25千克重。她曾辗转多家医院却求医无门,只能眼睁睁看肿瘤越来越大。几天前,她在省立医院成功手术。医生表示,黄女士患乙肝,且从未定期体检,导致发现时肿瘤已如此巨大。

上个月,黄女士来到省立医院看病,医生一摸她的肚子就惊呆了。肝脏肿瘤致使她的右腹部明显隆起,上至肋骨,下至肚脐。经过一系列检查,该院肝胆外科主任王耀东认为可以手术切除肿瘤。听到这个消息,黄女士高兴地哭了。

8个月前,黄女士觉得自己肚子里有东西,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肝脏肿瘤。因为发现时肿瘤已经较大,医院拒绝对她手术治疗。之后,她辗转多家医院,都得到了不能手术的回复。她尝试过导管介入治疗,服用药物,都无法控制病情。求医期间,她的肝脏肿瘤越长越大,压迫内脏器官

“饭吃不下,晚上睡不着,连呼吸都很困难。”她回忆说

王耀东告诉记者,黄女士切掉了右半肝、左肝的内叶和少部分外叶,所剩的肝脏仅占正常肝脏大小的25%。这是人体能存活的肝切除极限。

手术成功后的第四天,黄女士下床了,又过了两天,她可以走动了。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福建的肝切除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王耀东告诉记者,患肝癌的病人中,大约90%有乙肝。乙肝至肝硬化再到肝癌,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要防肝癌, 首先要预防乙肝。通过积极治疗控制乙肝,可以推迟肝癌复发,也可以延缓或阻止肝癌的发生。他建议市民每年体检1次。(原载《福州晚报》)


福建一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创全国存活最长纪录

新华网  福州7月18日电(景延 黄守勤)福建省一名肝肾联合移植成功者,18日在福建省立医院与曾经挽救她生命的医务人员一起愉快地度过手术后的两周年生日。据悉,肝肾联合移植手术获得成功者,其存活时间如此之长,在国内尚属首例。

现年46岁的患者叶传美,是福建省屏南县的一名农村妇女,两年前她到福建省立医院就医时,已患乙肝、肝硬化13年,并伴有肝腹水、肾功能衰竭等多种疾病,濒临死亡边缘。省立医院组织多学科专家对其会诊后,决定对其实施肝肾联合移植手术。2001年7月18日,在省立医院肝胆外科专家和泌尿外科专家共同配合下,成功地为叶传美实施了肝肾联合移植和脾切除手术。

该例移植患者术后曾患有多种并发症,先后出现腹腔内大出血、急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术后黄疸、肺部感染、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全身深部细菌和真菌严重感染等,后经该院医护人员全力诊疗后均获得治愈。术后移植肝肾即有功能,1个月后血常规也恢复正常。2个月后,经生化全套、B超等复查,她的各项指标基本正常,目前已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编者注:此稿为2003年07月18日新华社全国通稿,该患者目前已健康存活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