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东南快报》
30多岁的林女士从鼻咽癌中“死里逃生”,可是疾病后遗症让张口、吃饭成为了困扰她的大难题,长期留置鼻胃管更导致她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前日,福建省立医院南院(省立金山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医生巧用超细胃镜,从鼻腔给她做了PEG手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解除了她的肠道供养困扰。
鼻咽癌患者无法进食 不开刀超细胃镜来解决
数年前,林女士查出患了鼻咽癌,经多次放疗后,肿瘤至今未复发。不过,病情也给她带来了一定的后遗症。她的下颌部和颈部的正常组织与癌细胞一起遭到了射线破坏,导致张口受限、吞咽困难、饮食呛咳,并最终发展至吞咽不下任何食物,甚至是水。
后来,林女士只能每天通过鼻饲管进食。但是,经食道留置胃管超过一两个星期后,林女士的食道粘膜和口腔黏膜就会被刺激得发炎、出血,呼吸道也反复出现感染。这样的带管生活,不仅让她很不舒服,也给她的出行和起居造成不便。
为了解决这个困扰,最近的两三年,林女士跑了省内多家医院。可是,她张口只有一条小缝,消化道很狭窄,普通胃镜根本伸不进去,因此基本上都是无功而返。
前段时间,林女士来到了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该中心主任何利平教授接诊后,就率领医疗团队对林女士的病情进行了充分地了解分析,最后确定了治疗方案。
前日,何利平教授为林女士施行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术),使用直径仅5.4毫米的超细胃镜(约为普通胃镜的直径一半大)另辟蹊径,经鼻腔进镜从而进胃,20多分钟后,医生就将胃造瘘管安置好了。
在PEG术后,林女士只有头一两天会感到难受,她肠内营养的大问题解决了,平时还可以洗澡。
吞咽障碍超2个月未恢复 可以接受PEG术
何利平教授告诉东南快报记者,PEG技术在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这些年在国内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但目前,这种技术现更多被医生用于救治ICU病房内业已昏迷的脑外伤、脑卒中、头顶部癌等病人的肠道供养。随着超细胃镜的引入,普通胃镜无法通过严重张开受限的上下颚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如果患者治愈了鼻咽癌,但却因为后遗症而去世,对医生来说也是一件遗憾的事。”何利平表示,鼻咽癌放疗后患者、食道癌患者神志清醒,这种折磨相对让他们更痛苦,然而,目前知晓该技术并主动求医的病人还很少。
何利平介绍,临床上常碰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吞咽困难或进食困难的患者,为了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在以前常采取鼻饲管或外科手术胃造瘘术,但这两种方法均具有不少的弊端。相对而言,PEG术给建立长期的肠内营养通道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途径。
传统的外科手术胃造瘘管,医生需要在患者腹部切开一个四五厘米长的口子,再缝合两端,打造一个刚好适合喂养管由此插入的孔。而PEG手术,只需要在患者的腹壁和胃壁上各打一个五六毫米大的小孔。
长期留置鼻饲管还会使患者感到鼻咽部明显不适,并极易自行拔出。一些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因吞咽时,本应盖住气管的会咽功能遭破坏,异物容易进入气管导致感染,严重者还将造成呼吸功能衰竭、心肺功能衰竭,导致生存不下去。
但是,这种PEG管留置时间长,最长超过4年,而且自饲方便,平时不用时,PEG管可以固定在腹壁上,不显露在外,患者可以保持外表尊严,同时不易被患者无意中拔出。
何利平建议,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如果至少两个月以上无法恢复,就可接受PEG术,不需要时将管拔出,体内外创口两三天内即将自然愈合。目前,在省内做PEG手术,医保还可以报销。此外,省立金山医院还将为患者及家属进行营养调配、管子保养、洗澡方法等护理知识指导,患者术后可前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