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建

“琅琊榜首”们的“科研秘籍”

发布时间:2016-11-20 09:23  点击数:

2016年11月18日下午,北京协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学术周第一场分论坛——科研专题论坛在省立医院国际学术报告厅召开,多位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的专科“琅琊榜首”们纷纷担纲演讲嘉宾,分享“修炼秘籍”,且看顶尖学者如何从临床需要出发,凝练科学问题,组织实施好转化研究与精准研究,推进医学进步的?


科技创新在大型综合医院中的支柱作用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助理、科研处处长  张烜教授

 

为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北京协和医院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制定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十三五”科研发展规划》,在医院层面形成了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导的医院科研发展整体布局蓝图。

· 完善支撑平台,搭建实验室体系

2015年,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北京协和)项目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目前已进入可研阶段。该平台的研究方向是与老龄化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症等,目标是建立以生物资源库为基础、医学信息技术系统为支撑,包含基础与临床前研究、临床转化研究和临床验证及推广系统等的五大系统及15大子平台,打通转化医学的3T转化路线。除国家级转化医院中心建设,北京协和医院以优势学科为着力点,整合各方优质资源,逐步完善各级重点实验室体系,梳理把握医院科技创新的重点战略方向,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2个部委级、2个省市级和4个医科院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心。

· 加大科研投入,着力人才培养

人才是科技核心竞争力,医院确立了“内培、外引、联合”的人才战略性培养和引进计划,全方位培养不同层次创新人才。一方面,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近年来陆续在顶级期刊杂志发表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另一方面,着重培养中青年科研人才。2013年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展开实质性合作,UCSF将临床与转化研究所(CTSI)在线培训课程向我院开放,至今已有8期共240名协和中青年学者完成了课程学习,前7期学员共中标省部级课题71项,发表SCI文章163篇。2013年医院还启动了协和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为中青年科研骨干提供“第一桶金”,3年来共孵育国家级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10项,培养了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协和新星、创新团队、协和学者特聘教授等科研人才9人次。医院还计划在国家级青年人才引进、科研博士后培养和引进、以双聘和客座教授形式联合国内外高级人才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 提升管理能动,注重成果产出

在各类重大项目的申报过程中,医院充分发挥科研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全局、积极组织,形成了良性循环。“十二五”期间,协和SCI文章发表数量年均增长率达27%,每篇论文影响因子平均增长0.5,尤其是5分以上的SCI文章以年均50%的增速稳步增长。2016年协和再次针对性修订成果奖励办法,提高了对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激励力度,同时防微杜渐,杜绝学术不端,在全院营造科研学术的良好氛围。协和全院上下共同努力,追求卓越,力争在协和百年院庆之时,不仅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更要争创国际一流医院。

 

临床医生如何“坐”科研

福建省立医院科研处处长、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陈刚教授


针对临床医生对科研存在的困惑,围绕医生层次、科研态度、临床研究过程三大方面对临床医生如何“坐”科研进行阐述探讨。

· 医生层次

合格医生:会看病,看好病;优秀医生:会思考,善教学;医学家:在医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科研态度

医学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临床水平。临床医学科研的根本目的是探索疾病发生、发展及防治规律,努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与人类疾病作斗争的能力和方法,提高临床实践中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并提出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新方案,维护和增进人类的健康。

· 临床研究过程

1. 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临床研究的基础,其中如何将临床问题转变为科学问题是关键。临床问题与科学问题之间有密切联系,但两者之间有差距。可以通过学习、思考、讨论等多种形式反复训练,把医生的“临床头脑”训练成“科学头脑”。将临床问题转变为科学问题的捷径是不断实践,不断从自己身边的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临床常规问题”中筛选的。 有了临床问题和科学问题,还不能马上立项研究,要做文献复习,在文献层面站到学科前沿,避免做低水平重复工作,从文献获得启发和灵感。

2. 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从条件基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进度安排、经费预算等方面出发进行研究方案设计,收集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勤学、多问、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3. 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做好数据统计,注意使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在撰写论文须明确:发表论文的目的、编辑及刊物对来稿的要求、研究论文应包括的内容、作者/贡献者的区别、利益竞争的重要性及处理办法、审稿流程等问题。

 

专题讨论:科室科研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嘉        宾:

福建省立医院科研处处长、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陈刚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助理、科研处处长  张烜教授  

福建省立医院心内三科主任  郭延松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  黄宇光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副主任  张太平教授

福建省立医院放射科副主任  马明平


主持人: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常务副主任  李汉忠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处副处长  朱朝晖教授


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曾小峰教授

 

· 精准医学助力,协助疾病诊治

风湿性疾病患病率高、病情复杂,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易诱发多器官系统受累,致残致死率高,遂成为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目前,诊治风湿性疾病主要面对表型复杂、诊断困难、准确评估困难、缺乏可靠的分子标记物等挑战。国际医学研究领域提出的 “精准医学”新理念,以大协作、大数据库、大生物标本库、大样本量和新技术、人类基因组学等为支撑点,将帮助多个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取得突破,加快风湿病学的发展。

· 夯实人才基础,搭建科教平台

在“临床、教学、科研并举”的发展历程中,协和风湿免疫科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人才梯队建设为核心的团队优势。老中青“传帮带”保证了协和风湿免疫人才梯队的优势传递和经验积累。同时通过学会协会平台,推动引领全国风湿免疫学科发展。

为实现科学、可持续的学科发展,制定了“医疗为根本、教学为基础、科研为龙头、平台是基石、资源是未来”的建科宗旨及理念。以建立疾病队列为起点,组建风湿病单病种研究团队,设立风湿病单病种专病门诊,对风湿病专病进行长期随访与资料收集。滴水而穿石,厚积而薄发,无论是国家级重大课题还是SCI文章发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协和风湿免疫科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 积累多元数据,整合稀缺资源

为进一步巩固成果、扩大影响、造福患者,协和风湿免疫科在多中心、多病种、大协作、大数据库和大样本库建设领域下足功夫。截至2016年,由协和医院主导的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参与的中心已达699家,登记的风湿病疾病队列达29个,成立了唯一的国家风湿病多中心协作组,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风湿病数据库和中国最完善的风湿病生物样本库。使CRDC的工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有赖于长周期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疾病研究与追踪、数据积累与分析,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成果斐然。目前,已初步建立标准化SLE临床生物样本库及信息系统,发现可能用于临床的生物标记物(NPSLE分子分型标志物3个、PAH分子分型标志物4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近3年发表有关风湿性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的SCI文章100余篇,SCI总分300多分,作为主要作者参与了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上的2项国际多中心研究,建立诊治共识4个,SLE-PAH国际领先并成立全国诊治示范中心20家。

 展望未来,协和风湿免疫将保持先进理念,坚守正确方向,打造完美团队,搭建创新平台,实现“科研为龙头、教学为基础、医疗为根本”的三位一体发展,力求在全景组学特征谱、新型SLE分子分型诊断试剂、国家级质控中心及区域示范中心、移动医疗平台、分子标志物、新的SLE临床分子分型精准划分体系等领域产出更多成果,造福更多病患。

 

基于问题导向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助理、急诊科主任 于学忠教授

 

现代医学的定位是挽救患者生命,稳定患者体征,解除患者痛苦,根除患者疾病。然而由于医学的局限,医生们更多时候能做到的是“有时能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

 期望与现实存在着巨大落差,而科研就是弥补落差的重点。医学科学研究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造福患者、帮助医者,从而推动医学和社会进步。

· 发现问题

毛泽东同志说过:“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马克思说过:“历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

那么如何发现问题呢?下面提供一些思路。

· 

· 创新实例——循环

急诊科征战在医疗急救的第一线,常常面对各种急危重症,例如心跳呼吸骤停、心力衰竭、休克等,这些急危重症多以循环不稳定为主要表现,需要持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而急诊的医护人员相对缺乏,血流动力学监测又很耗时,这对本就人手不足的急诊科提出了巨大挑战。基于这样的矛盾,需要研究最适合急诊的循环监测方式是什么呢?需要同时兼顾实时、简便、省时、无创、准确及广泛应用。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在临床中不断求索。临床中常见的脉搏血氧波形慢慢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查阅文献后,发现脉搏血氧可反映外周灌注状态,波形下面积可反映血容量,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氧可指导休克不同时期的治疗、可监测心肺复苏质量、可识别ROSC等等。

其次,作为急危重症中另一棘手的难题——呼吸衰竭,目前呼吸支持繁杂的通气参数设置,再次对急诊医护人员提出了挑战,因此以疾病为导向的呼吸模式浮出了水面,例如心肺复苏通气模式——CPRV的开发。

当然面对争分夺秒的抢救,各种危急病情对急诊人提出了诸多挑战,而解决方法则为科研及临床创新。

· 
 

· 临床科研的方向

问题驱动、怀疑一切、挑战规则是推动临床科研的动力。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医学教育、数字医疗、生物医学等任一领域的探索创新都是很好的科研课题,以下略举几例,希望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1.医院管理类:公共政策分析与应对、医疗流程改进、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设计、精细化项目提案等。 

2.医疗服务类:基础理论研究、医用新技术研究、服务流程再造、质量安全及 控制、信息化建设、空间布局优化、患者科普教育等。

3.医学教育类:医学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工具改进、内容共享方式变化等。 

4.数字医疗类:移动医疗产品、医学大数据开发与应用、传感器与可穿戴医疗设备转化、社会化健康网络构建等。 

 5.生物健康器械类:基因检测、诊断辅助、医疗器械发明等。

 

专题讨论:如何提升中青年医师科研能力

嘉        宾: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助理、急诊科主任 于学忠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曾小峰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  崔丽英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刘大为教授

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侯建明教授

福建省立医院教育处教学办副主任  张建成教授

 

主持人: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  沈铿教授

福建省立医院科研处副处长  陈懋

 

建设服务临床多学科的放射影像科研平台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  金征宇教授


影像医学是转化医学的前沿科学之一,临床精准诊疗离不开影像科研,科研助推临床,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如何做好临床影像研究?一是打造放射影像的强大科研平台,其次为医院培养和储备优秀临床影像科研人才,第三是搭建良性循环的科研合作网络。

· 影像的强大科研平台

北京协和医院有很多高精尖设备,比如各种型号的CT、磁共振等都是在亚洲最早应用的。先进的平台可以支持各个科室的临床和科研所需。同时开展了放射科自己的临床研究,比如CT动脉方面的研究。此外,协和放射科还开展了CFDA上市前研究及国际多中心研究,以及PACS系统的升级维护与历史数据的再利用,提供追索和前瞻性研究的基础。

· 培养科研人才

放射科根据医院的需求,加强中青年医师的临床科研意识培养,创建与医院各学科对接的团队;加强放射技师团队的临床科研意识,建立了医技护协作组;各个专业组又分成不同的研究型团队,避免了相互“串线”。只有充分发挥大家的才能,才能使学科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人才培养是非常漫长的一项长期投资。室通过“百人计划”等选送员工到国外学习,使年轻人能够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同时与世界著名大学开展紧密合作,把国际知名学者和先进知识理念“请进来”。

近十年来,协和放射科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成为第一个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获得第一个影像学国家精品课程(2010)等。

· 搭建良性循环的科研合作网络

搭建良性循环的网络非常重要。放射科要更加紧密地联系临床,让年轻放射科医生加入临床科室团队,积极参加多学科MDT讨论,在积极临床实践的同时,挖掘临床需求,碰撞科研火花。临床有需求,我们就努力去配合,发挥放射影像平台在全院科研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同时,横向结合也非常重要。比如物理学、生物学、药理学、化学、材料学等各个学科分支互有交叉,要着力开展交叉应用科学与前沿科学研究,促进基础研究更快地转化成临床应用,支持医学不断向前发展。


核医学科如何配合医院开展科研工作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  李方教授

 

· 协和核医学科有“五最”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临床核医学科之一,最早建立的PET中心之一,同时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放射性药物临床药理基地,是国内规模最大、诊疗项目最多、病例种类最丰富的核医学科。目前有工作人员4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正教授6人,副教授8人。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4年、2015年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连续两年蝉联榜首。

· 研究方向主要锁定四个方向

示踪剂的研制及转化医学研究、特定疾病的显像研究、甲状腺疾病相关诊治研究和基础研究、临床药理与设备研究等。不论是核分子显像的研发及转化研究,还是甲状腺疾病相关诊治研究,协和核医学科都配置了高水平人才,并联合美国国立研究院、北大同位素中心等开展了一系列合作。

· 重视科研工作,近年取得丰硕成果

近几年在转化医学领域进行了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整合素受体显像、GLP受体显像以及血池显像、淋巴显像等研究,获得满意临床效果。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的新型分子探针在研发和应用中。2013—2016年间,核医学科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发表SCI文章44篇,核心期刊57篇,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3项

· 积极开展多科协作,发挥平台作用

作为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核医学科与医院多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建立了密切联系,开展新型分子探针的临床应用研究,涵盖基本外科、内分泌科、肿瘤内科、心内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乳腺外科、血管外科等。参加北京协和医院疑难病会诊中心(MDT)工作,诊治胰腺疾病、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等,架起科研与临床的桥梁。

专题讨论:科研平台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嘉        宾: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  金征宇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  李方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主任  张奉春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常务副主任  梁智勇教授 

福建省立医院骨二科主任  徐杰教授

福建省立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  陈彦青教授



高水平医院建设
  • 合作共建
  • 建设活动
  • 高水平实验研究平台建设
  • 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