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文化

【两会之声】全国政协委员、我院内分泌科主任侯建明:请尊重“背你过河”的医生

发布时间:2017-03-01 16:33  点击数: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侯建明教授在提案中提到:

医生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累。

医生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犯错误。

医生治病,就好像把病人一个一个背过河。而“背人过河”是要冒风险的。有时,月黑风高,河水湍急,暗礁密布,医生深一脚浅一脚,难免发生意外,无法把病人安全背过河。这就是医学的风险性。

医学是一门向着完美前进、无限接近但永远达不到完美的科学。医学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多变性,即使是常见病,不同人的症状有时也是不一样的,性别、年龄、体质强弱、季节、情绪等都会影响疾病的症状,疑难病的症状更是扑朔迷离,加之就诊人数的庞大,所以医生诊断的偏差和失误是在所难免的,毕竟医生不是神,他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避免失误,但不可能做到零失误。

“背人过河”的双方之间如信托关系,信任在先,托付在后。医患关系的本质也是一种信托关系。病人看病求医,医生负责治病,病人相信医生,双方有共同的敌人,有共同的目标,有信任有关怀,这才是最理想的医患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命之不存,梦将附焉?所以,请尊重那些‘背你过河’的医生!

【医生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虽然现在医疗技术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是生命太复杂,还有许多疾病医学界对此仍束手无策,医学与人的期望值仍然有很大差距,医生实际上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对于这类疾病,医生能做的也只是减轻患者的痛苦,适当延长患者的生命。还有一些情况,医生也是无能为力的,如明明是一种常见疾病,却因为个体差异出现了突发意外,产生了不良后果、亦或是疾病突然变症,患者状况急转直下,此时医生也是措手不及,无能为力的。

其实医生真的就是一个普通人,只是这种职业被网络、媒体等过分神圣化,赋予医生“起死回生”的能力,一旦医生没有救活他的患者,铺天盖地的责难声迎面而来,医生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学医时的信仰,开始质疑自己治病救人的能力,他每天写病历,看门诊,上手术,在高压的状态下不停加班,身体的严重透支,换来的却是质疑、辱骂、乃至暴力,他不能理解,他渐渐的失望了,想放弃了,想脱下白大褂,真真正正的去做一名普通人。医生的大量流失,损失最大的难道不是患者自己吗?

所以,医生能否把病人“背过河”,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技术,更取决于病人的态度。如果病人能够理解医学的风险,宽容正常的失败,甚至再给医生打上一把遮风挡雨的伞,医生就会更愿意为病人冒险,救治的成功率自然就高。如果医生一边背着病人“过河”,一边担心被“捅刀子”,瞻前顾后,当断不断,反倒容易出现失误。

医患矛盾不是孤立的问题,其形成原因是多元的,改善途径应是全方位的,如何解开这种困境,侯建明提出如下建议:

【化解医患关系,让医生有尊严的工作】

关注医生身心健康,给医生身体“减负”的同时,心理上也要“减负”。医生每天面对不同的病人,整天都生活在别人的负面情绪中、听到的都是症状的描述、看到的都是痛苦的面容,有时还会受到言语的攻击,如此多的不良情绪需要一个宣泄口,所以为医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给医生更多的理解,更多的信任。

加大医学常识的宣传力度,让群众明白医学也不是百病得治,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医生也不是救世主,他也只是个普通人。但请群众相信,医生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救治患者,他会选择最适合的检查,使用最有效的药物,因为除了家属,医生是最想让你活下来的,看到你恢复健康,医生会认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们不需要鲜花和掌声,需要的仅仅是理解和认可。

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生与死,只有概率,没有定数,一般来说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医生越是敢冒风险,患者的收益也就越大。但是如果失败后带给医生的是身心伤害,医生便不愿再去尝试,患者也就失去了最后一点生存的概率。

【社会舆论要正确引导,恢复医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

媒体应当如实报道医务群体为救死扶伤所付出的努力,引导患者理性求医,而不是为哗众取宠,夸大少数医生的不良行为或歪曲事实。目前医生这个群体仍配得上“妙手仁心”的赞誉。

佛家道:普度众生,脱离苦海。医生治病,恰如佛陀“渡人”。面对凶险的疾病,医生背起病人蹚水过河,完全是出于一种职业信仰。医患之间唯有建立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道德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才能战胜疾病,双方只有相互依存,才能抵达彼岸。

侯建明表示:“将医生视为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爱护医生、爱护医务界才是真正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我期待着那么一天,每一位病人都充分尊重与理解那些‘背着他们过河’的医生。医生也不再感到身心疲惫,并且愿意骄傲地说一句‘我爱这个职业,我对这个职业充满期待’。”


医院概况

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