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心血管疾病临床与科研平台),我院心血管内科心脏瓣膜病介入团队,应用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TEER)手术等术式,已救治心脏瓣膜病数百例。
其中,最高龄的患者达100岁、众多“80”后、“90”后高危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也慕名来到我院进行微创介入治疗。
前不久我院副院长郭延松教授团队开展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TEER)为来自莆田年逾七旬的两姐妹治疗困扰她们多年的心脏瓣膜病、二尖瓣重度反流姐姐张老太太今年79岁,近1年来反复发作胸闷痛、气促不适,散步或者做家务活后尤为明显。期间发作头晕不适,也曾出现双下肢的水肿。在家人陪同下就诊于当地医院,完善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反流”,心血管专科医师建议她转诊、接受瓣膜病外科手术治疗。张老太太二十年前曾因消化性溃疡行胃切除手术,家属考虑到其体质弱、年岁已高,对外科开胸手术忧虑重重,迟迟未能下定决心。
妹妹今年74岁、与姐姐同病相怜,主要不适症状也表现为反复胸闷、头晕,伴有活动后气短等。曾因心衰症状急性发作,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反流、心脏射血分数下降”。心血管专科医师也建议她接受瓣膜病外科手术治疗。
为了寻求更先进的治疗方法,姐妹俩的家人四处打听,了解到我院心内科在心脏瓣膜病微创介入治疗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郭延松教授团队已成功治疗过多例高龄、高危患者,其中不乏百岁老人。
于是,姐妹俩在家人陪同下前往省立医院,向心脏瓣膜介入治疗团队求助。
姐妹两人入院后,郭延松教授带领团队成员予以细致的检查评估。经术前经胸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提示:姐姐是二尖瓣前叶2区脱垂伴关闭不全,二尖瓣重度反流(MR 4+);妹妹是二尖瓣前叶1区、3区脱垂引起的重度反流。姐妹俩高龄、基础疾病多、一般情况较差,属于外科手术高风险人群。
郭延松教授携同瓣膜病团队成员(陈新敬副教授、心外科丁杭主任医师、超声科叶振盛副主任医师以及麻醉科雷立华主任医师等)进行MDT病情讨论,决定采用经导管缘对缘修复的方式,使用经导管二尖瓣钳夹系统来治疗姐妹俩的二尖瓣反流。
手术不需要开胸、心脏停跳等创伤性较大的操作,仅需要大腿根部一处长度约8毫米的穿刺口便可(差不多是一粒米的长度)。
手术被安排在同一天进行。术中,经食道超声引导下将经导管二尖瓣钳夹系统由股静脉送至左心室,并在精细操控下调整轨道、调整方向角度、捞取瓣叶、夹持瓣叶。再次由经食道超声确认二尖瓣反流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最终撤出钳夹系统及鞘管等,手术顺利结束。术后第4日就已好转出院。
一审:周锦彪
二审:吴良湘
三审:林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