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云:“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中医养生注重天人合一思想,关注人体阴阳之气的生长收藏、升降规律。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关键时期。
“春季养生,首先养肝。”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贺娟表示,这是因为肝气主生发,若肝气生发不利,易导致春季常见的抑郁、焦虑等问题。
辛味药有生发作用,所以在春季应适量食用辛味食物。体质偏热者,宜吃辛凉之品,如绿茶、薄荷茶。平时手脚偏凉的阳虚体质者,则可食用韭菜、生姜。食补的同时,还应主动调节情绪,促进肝气舒畅。
春季黑夜渐短,白昼渐长,气温开始回升。在起居方面,可以通过调节睡眠时间促进人体阳气生发。《黄帝内经》认为,人在清醒时阳气浮于表、浮于上,睡眠时阳气收于里、收于内。书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一文谈到“夜卧早起”,意思是可以适当晚睡、早起,呼应天地之气。早起后可以出门适当运动,比如打八段锦、打太极拳、散步、爬山,对促进阳气生发有重要作用。
来源:福建离退休干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