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栏

我院第三期省立学术沙龙——基础研究系列培训会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5-10-09 09:37  点击数:

    2025年9月29日下午,我院科研处在5号楼5层会议室举办了第三期省立学术沙龙——基础研究系列培训会。本期沙龙特邀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教授黄聿担任主讲,为我院科研人员奉献了一场高水准的学术饕餮。黄聿教授学术造诣深厚,是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研究资助局首届高级研究学者,同时担任国际心脏研究学会及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会士。其学术成就斐然,先后荣膺国际心脏研究学会Peter Harris杰出科学家奖(首位华人获得者)、英国药理学会2025年Vane Medal(首位亚洲药理学者)等国际桂冠。我院副院长吴晓丹教授、科研处副处长林开阳出席并主持了本次学术沙龙。

    深度解析前沿理论,内皮细胞功能革命性认知

    本期学术沙龙内容紧扣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热点方向。黄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积累,以“内皮细胞功能演变”为核心,深入阐述了内皮细胞从“被动屏障”到“主动治疗靶点”的角色转变。他指出,传统观点认为内皮细胞仅作为血管壁的被动屏障,维持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内皮细胞的主动调控作用逐渐被揭示——它参与了炎症反应、脂质代谢、血管新生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尤其在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黄教授通过分享自己团队在代谢性疾病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中的研究成果,详细解析了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展示了内皮细胞作为主动治疗靶点的潜力,并探讨了相关治疗策略的临床转化前景。

    学术互动精彩纷呈,思辨交流碰撞真知

    演讲尾声,现场进入互动问答环节。与会科研人员围绕"肠系膜血管病变与肠道菌群及衰老对内皮功能的调控机制"、"主动脉夹层术后支架植入与血流动力学的内在关联"、"内皮细胞靶向药物的研发路径"、"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的策略优化"等前沿问题踊跃发言。黄教授融汇国际最新研究动态与个人实践心得,细致入微地解答了各项学术疑问,并提供了极具指导价值的研究建议。学术互动与思想碰撞不仅拓展了与会科研人员对内皮细胞功能转变的深层认知,更激发了大家对"基础研究如何精准服务临床实践"这一核心命题的深度思考。

    未来,科研处将紧密聚焦临床重点领域,推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有机融合,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学习交流机会,助力医院的科研水平和临床诊疗水平的持续提升。

 

 

 

一审:练发杨

二审:陈研

三审:林开阳、吴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