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文化

深入地阅读———写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发布时间:2007-06-02 00:00  点击数:

只要识字,阅读就会与人生相伴终身。曾有一项调查统计识字人群的读书率,发现近年来国人的读书率有持续走低的趋势。以“每月读一次书”计,民众比例只有五成左右,识字率和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读书率也不及七成。调查者对此表示了担忧。其实我对这种状况并不太感到沮丧,反倒有些鼓舞,毕竟在各种媒体资讯泛滥的时代,至少还有一半的人在坚持对书本的阅读。作为读书人,不阅读是不可能的。问题是: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为什么读书? 


由于职业的缘故,这些年来的阅读自然离不开自己的专业。尤其为医者,所负的多与健康、生命悠关,履冰临渊,更不敢怠慢专业上的阅读。医学书籍浩帙繁卷,极为耗时费事伤神。闲暇时光,大多只能做一些“轻阅读”,在资讯的“超市”匆匆撷取一二以飨耳目。轻灵、睿智、幽默、八卦……网络时代当然不乏有趣或诱人的读物。但是,因为没时间、没心情,年复一年忙碌的生活,让轻松、愉悦、实用、浅显在不经意间渐渐成为我们对阅读的习惯和追求。

不久前,著名钢琴家傅聪先生来福州开演奏会,这在当地只能算不大不小的新闻,轰动程度显然不及许多流行歌星演唱会。对于音乐门外汉的我来说,傅先生的“名”完全来自于那本著名的《傅雷家书》。印象中的傅聪是一位翩翩少年,端坐琴前,聆听严厉而博学的父亲的教诲,挥汗弹奏,终于成为蜚声中外的钢琴大师。及至看到报上刊出的照片,才惊觉他已是儒雅淡定的古稀老人。一时感慨莫名,又翻找出那本《傅雷家书》重温了一下。这本书购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的我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一切都才开始,工作的、学业的、感情的,期盼与迷惘,振奋与挫折交织。毕竟年轻,自然喜欢各种阅读。当看到这本《傅雷家书》时,便很快被它所深深吸引。这是一位身为翻译家、文学家的父亲给日后成为钢琴家的儿子的书信集。讨论艺术,谈论人生,交流情感,才情卓著的傅雷先生把他对文学、对历史、对人物、对音乐、对思想、对生活、对操守的理解和思考,融于浓浓的父爱。字里行间无不是真情流露,灼见闪耀。所谈论的并非演奏技法,却对钢琴家的成长影响至深,成就了一位风格独特的钢琴诗人。书信中至美的情感、文字和理想以及主人公后来坎坷的命运都实实在在地感动了当时的我,它也是当年绝对的畅销书。“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这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相当一段时间里成为我心目中的人生形象,陪伴我度过一段难忘的岁月。

这次重读旧时书,就像老友重逢,有着难以言状的震撼与欣喜。在漫长的求学、工作历程中,阅过的书难以计数,阅读的重点和兴趣也不断有所转换,读过的书也会逐渐淡忘。有一点可以肯定也很遗憾的就是,很难会再像从前那样痴迷于某一本读物,被它的思想、意境所陶醉,阅读过的东西也越来越快地被遗忘。而庆幸的是,毕竟还是曾经读过一些这样的书,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忆和感受,能在许多年以后会被突然间打动。阅读带来的知性的光芒和大爱的温暖纵然蛰伏在灵魂的很深处,却会始终无声地滋养你,感动你。

所以,回到开始的问题,其实这些并不构成太大的问题。阅读应当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和需求,一如对水分和空气的渴望,不必论何时、何地、何态。阅读是一种奇妙的阅历。常言说:阅书如阅人,书品如人品。如果阅读伟大的作品是在谛听伟人的心语,那么,平日里轻松的阅读应该就像朋友间的交流,嬉笑怒骂,轻松随意。现在我们绝对不愁找不到书,各种形式的读物汗牛充栋,但愁找不到好书,好书不等于流行畅销,也不完全等于经典。好书是能真正让你废寝忘食,不忍释手的著作,它能让你的心灵在不知觉中得到满足,得到充实,得到升华。有这样的书吗?肯定有,只是发现它就像黄金美钻需要提炼和慧眼。

其实,阅读中比好书更重要的,是我们读书时的心境!你可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可以为一张证书而挑灯。我不赞成把读书作高下之分,似乎只有严肃高雅才算真阅读。大部头名著当然好,如果时间和理解力以及趣味不能与之匹配,你就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小文章乃至片言只语也可能蕴涵大智慧,能让你会心一笑或心有所悟也就算文尽其用了。不必指责读书的“功利性”或某些阅读的庸俗乏味浮躁,自古读书就有“颜如玉,黄金屋”的追求目标。能够从书中学到你需要的哪怕功利性的技能和手段,那也是读书非常正当的理由。如果把书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总要有迈步的第一级。只是不要忘了向上去,高处还有更好的风光。

我的希望是:在一个时间段里应该努力寻觅到有一定量和质的读物,做一次比较深入的阅读。反复地研读,熟悉它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匠心,感受其中的意境,从容地思考,被激动,被启发,像赴一次精神的盛宴,让智者的思想帮助你拂却无知的肤浅,明确人生的坐标,使你不至于太完全地迷失了自己,也使自己的生命丰满而有趣。发现好书的过程可长可短,全看机缘。阅读的深浅,则与你的学识修为有关。你只能不停地阅读,才有不期然遇到好书的机会,就像遇到知己。

在医界,先贤孙思邈将“大医精诚”立为从医者的标杆。精于医术固然不易,而“诚”是一种境界,因悲悯而生慈爱之心,而施救援之手。这种境界从何而来?阅读思考,研习精进,这才是“大医”的活水源头。所谓“小医治病,中医治人,大医治国”,良医良相道理相通。真正的医者,是因为他们人文思想饱满而深刻才能卓然成为大家。

让我们深入地阅读,在人类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汲取营养,也创造财富。

(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林志辉博士)

医院概况

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