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文化

选择了你,我无怨无悔

发布时间:2009-12-21 00:00  点击数:


每当我跟老同学聊天的时候,她们总是说我能在省立医院工作很幸运!是啊,我怎么能不感到幸运呢?记得我刚进省立的时候,前辈就曾告诉过我:共和国刚成立的时候,省立还只是一幢只有三层楼的小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在同一幢楼里,因为病房小而且少,很多病人只好躺在走廊里接受治疗,既拥挤又不卫生,当时的医疗条件也很差,缺少先进的医疗设备。后来,经过省立医院全体人员的不断努力,省立终于发展起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省立更是日新月异。1979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大楼落成,省立医院拥有了全省第一家心血管病研究机构,心脑血管造影检查、心肌活检、冠状动脉造影术、射频消融治疗等一项项先进诊断治疗技术在省立落户,抢救了无数心血管病人的生命。2006年,20层高的新综合病房大楼投入使用。宽敞、明亮的病房,齐全的现代化的诊治设备……新综合大楼成为目前全省乃至华东地区单体建筑面积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病房大楼,省立医院也已早已成为全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然而,省立的脚步远未停止,新的心血管病综合大楼又将拔地而起……如果不是改革开放,省立又怎能有这样的气魄!

省立是令我们自豪的。在这60年里,它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在这60年里,省立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有了自己的院训———精于医术,诚于医德。术为表,德为里,表里如一而为大医。省立人的院训不是想出来的。正如林才经院长所说,它是在医患携手战胜疾病的战斗中锤炼而成,是几代省立人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它深植于每个省立人的内心。

省立是令我们自豪的。这种自豪不仅仅是由于省立在60年的发展中逐渐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在于省立在60年的发展中创造了省立精神,培养了无数医术精、医德高的先进人才。仅在2008年,医院就荣获了多项殊荣:护理部、重症外科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院感科被评为“全国医院感染监测先进单位”,医院荣获“05—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这一个个荣誉,不正是省立人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写照吗?

省立是荣耀的,为省立做出贡献的省立人同样是光荣的。全国医学楷模吕绍光主任、“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许春萱教授、为医院建设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胡锡衷所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省立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德艺双馨的儿科蔡忠钦主任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是医生,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危急之下没有时间考虑自己。家长把孩子的生命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尽全力去救治”。多么朴实的话语啊,省立人正是凭着这颗朴实的心创造了60年的辉煌。类似蔡忠钦主任那样为了病人不怕脏不怕累、甘愿牺牲自己的事,在省立60年的进程里不知发生了多少次。

省立人的高尚并不仅限于治病,还在于为无数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医院曾经为宁养工程投入200多万元,为全省21个区县3700余名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免费宁养医疗服务,使98%的贫困患者无痛而终。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来自德化农村名叫林哲宇的小病人,他父母都是盲人,全家就靠他父亲做盲人推拿维持生计。小哲宇八个月大时,因先天性心脏病而求诊于省立医院翁国星副院长。确诊结果,小哲宇得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心功能I级”。手术是此病的唯一出路。然而,手术费用对一对盲人父母来说是一个无法负担的天文数字。就在小哲宇的父母面临绝望的时候,翁国星副院长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发动心外科全体医护人员捐款,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通过媒体呼吁更多的市民奉献爱心。短短五天时间,四万多元爱心捐款就进入了小哲宇的住院账户。经费够了,手术成功了,孩子终于得救了!60年里,这样的动人故事谁又能数得清?!

在共和国发展壮大的60年里,省立人的足迹与汗水与祖国前进的号角同在。就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共和国经历了两件令人终身难忘的大事: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前者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繁荣,后者表现了中华民族无畏艰难、团结互助的巨大力量。这两件大事也同样令省立人终身难忘!因为,省立人不仅参与了奥运紧急救援联盟活动,圆满完成奥运火炬接力的医疗保障任务并获得了组织奖,而且亲身参与了抗震救灾工作。在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朱鹏立带领医疗队奔赴灾区一线救死扶伤的同时,省立的22个党支部672名党员还缴纳了13万元的特殊党费,职工捐款超过72万元。省立的这些行动,无疑又为“精于医术,诚于医德”的省立院训作出了一次精彩的诠译!

在省立工作了近20年,我无时无刻不感到作为省立人的自豪和光荣。我深知,这60年,省立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医疗设备、住院环境的改善上,省立的发展更体现在省立精神的铸造中。

省立,选择了你,我无怨无悔。(干部保健办 林芬)

医院概况

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