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新闻动态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

发布时间:2003-10-09 00:00  点击数:

经过多年的药学实践,药学服务的内涵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即:“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含医务人员、病人及其家族)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实现改善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为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十几年来,广大的医院药学工作者积极实施药学全程化服务,探索和实践着如何使药学服务渗透于整个医疗卫生保健过程中,无论是预防性的、治疗性的或是恢复性的,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达到合理、经济用药,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PIVAS)服务模式,近几年成为我国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改革过程中探讨的热门领域和实践的前沿。上海、北京一些高起点的现代化医院,已陆续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院药学服务新内涵有了进一步的实实在在的体现。 

一、传统静脉配置药物存在的问题 

药物的静脉输注,是疾病诊断、治疗活动中最基本、最有效、最常用的途径和手段。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由于不能保证冲配药物环境的洁净度,微粒、热原、活性微生物等污染普遍;②不合理用药现象难以控制,比如:药物配伍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静脉药物输注速度不明确或不合理等;③药品损失严重;④临床药师的药学知识和技能,没有施展的空间,药学服务工作得不到切实的落实。 

二、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依据 

对静脉输注药物的基本要求是:无化学污染物、不含活性微生物、无热原(细菌内毒素)、无微粒;药物应与溶液相容、药物应与输液容器相容、药物彼此间应相容、输液过程中药物须保持稳定。操作过程中,不溶性微粒污染和微生物污染危害的严格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从污染的途径看,药物配制和输注过程中的空气污染需要重视。采用净化条件下的静脉药物集中配制,病区使用时不需再分剂量和再冲配,大大减少了微粒和微生物的污染机会,保证了临床静脉药物治疗的用药安全。采用封闭式软袋输液系统,更可以有效减少输注过程中的空气污染,特别是儿科输液吊瓶的空气污染。袋装输液封闭的非空气依赖系统,无外界空气或气载污染物进入容器,减少了空气栓塞的危险,可有效控制空气的污染。 

三、静脉药物集中配制的优越性 

1.规范操作环节,控制每一道工序,从而保证了病人静脉输注药品的质量。包括:保证输液的无菌性、相容性、稳定性、防止微粒污染、提供统一的标签等。降低了获得性感染,尤其是儿童和老人。 

2.药师参与静脉药物配制,能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临床药师在配制过程中的审核作用,可有效减少医疗错误,更能保证特殊患者群特殊剂量的掌握。从而,便于临床药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监督和评价医生的合理用药,这种形式的监督容易被临床所接受。

3.集中管理,减少了药品的流失;集中配制,“药品共享”。通过合理的拼用(如胰岛素、小儿用药等),可减少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减轻患者负担,甚至也可以购入大剂量规格的药品,降低分剂量成本。 

4.加强了职业防护。洁净间、洁净操作台的使用,使职业暴露防护好,保证了配制人员的安全。 

5.有利于提高临床药师队伍的业务素质,推动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第一线,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彻底把好药物使用的各个环节,保证药学服务质量。 

6.改变医院的管理结构,加强院内人员、药品的管理。将各个病区分散的配制操作集中起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有限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同时,解放了护士,把护士们还给患者,有利于护理功能的改善。 

总之,医院静脉药物集中配制业务的开展,顺应医疗卫生改革的要求,为医院药师队伍建设和临床药学服务的深入开展,开辟了新的领域。 
                                                                                        

药剂科主任王少明

省立新闻

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