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故事,见证生命奇迹。省立“心”技术专栏,分享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心血管疾病临床与科研平台)、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以精诚医术,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近日,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郭延松教授、陈新敬主任医师团队精心安排了方明程、洪景宣、傅明炜三位医生,前往术后近一年的百岁老人陈奶奶家中探访,为她进行心脏听诊、便携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检查。看到如今的她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医生们满是欣慰,陈奶奶的家人对郭延松教授团队也深表感谢。
生病前,陈奶奶虽已百岁,但平日里思维清晰、身体硬朗,生活基本能自理,还经常去打麻将。2022年下半年,她却出现了反复胸闷、气促、四肢浮肿等,且病情不断加重,还多次突发黑朦、晕厥。
2023年初就诊我院心血管内科,寻求郭延松教授心脏瓣膜病介入团队的帮助。入院进行专科检查后,团队发现陈奶奶的“心门”紧闭,有重度的主动脉瓣狭窄伴反流。
▲左图:主动脉瓣位置;右上图:正常主动脉瓣启闭;右下图:狭窄病变主动脉瓣启闭受阻
陈奶奶既往有高血压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等病史,病情危重且不稳定,诊治过程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形,郭延松教授携同MDT团队成员共同讨论病情。
患者临床表现典型,超声表现亦符合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诊断,存在手术指征,且排除了手术禁忌症。由于百岁超高龄、基础病多、STS及EuroSCORE II外科手术风险评分高,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是唯一选择,对患者获益大。
团队查阅资料,省内尚无百岁老人接受该项手术的记录,国内也仅见不超过五例的零星报道,超高龄瓣膜病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结合老人家心力衰竭及合并疾病的情况,并根据影像学结果精准测量瓦氏窦尺寸、瓣环尺寸、流出道尺寸、瓣叶长度、冠脉开口高度、窦管结合部高度等重要指标,团队全面评估、充分准备、精准施治——制定详细的手术策略;围术期审慎应用控制血压、抗栓、利尿减轻前负荷、改善脑循环等药物治疗;制定术前水化、体外循环stand-by、心外科团队on-call、较小尺寸球囊(Numed Φ20mm)预扩、Snare辅助过弓跨瓣、Venus-A plus Φ29mm瓣膜标准位释放、必要时回收瓣膜再次定位等手术预案。
按照既定手术方案,术中的各项操作在团队默契配合下一气呵成,一个人工瓣膜顺利地安放在老人心脏内。老人心衰症状逐日明显缓解,对答、定向力、记忆力正常,并于术后第5日康复出院。
年初陈奶奶手术前,面对家属的焦虑不安,团队安排认真细致详尽的医患沟通、知情同意,家属对手术必要性及风险性有一定了解,给予心脏瓣膜病介入团队充分的信任,团队用精诚的医术不负生命重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如今老奶奶一切恢复如初,重拾健康。
“医学水平的进步,让心衰治疗的药物与技术都在不断突破与丰富,我们要树立信心,相信通过规范管理与对症治疗,可以让心衰患者积极投入正常生活中。”
郭延松教授是心血管内科带头人、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精准医疗分会候任主委、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电与心功能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衰学组副组长、中国心衰联盟副主席、福建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福建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心衰中心联盟主席。他介绍,主动脉瓣狭窄(AS)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患者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最常见症状是活动后胸闷气促,严重的可能发生猝死。传统的心脏外科开胸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恢复慢,微创介入手术相对创作小、恢复也快,这例100岁高龄老人接受手术也刷新了福建省乃至全国该项手术患者的年龄纪录。
在郭延松教授的带领下,心血管内科目前是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八大国家级中心。其中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为国内首批开展结构性心脏病微创诊疗的医院之一。
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二尖瓣/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等各类型心脏瓣膜介入手术。
在处理高难度复杂病例方面积累了较丰富技术经验,包括冠脉阻塞高风险、左室心功能极差、自杀左室+循环崩溃高风险、镜像右位心、颈/腋/髂动脉入路、极大角度横位心、百岁超高龄患者等。
近年来也先后对省内多所医院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导管手术开展提供影像、麻醉、手术等多方位技术支持。
积极参与国家瓣膜中心征文、约稿,参与专家共识编撰、规范化课程制作等工作。先后在CHINA Valve、中国结构周、东方会、成都瓣膜会等国内会议上进行手术直播及学术授课。
11月26日为全国心力衰竭日,我院联合福建卫生报等多家媒体平台开展一系列科普宣教等活动。
11月29日,郭延松教授将受邀参加“大医生开讲”栏目,分享“气喘体力下降,可能是心衰在作祟”科普知识,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