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新闻动态

【胸部医学中心·精准微创】肺结节一体化诊疗平台技术创新!迎来AI 机器人导航消融术助力

发布时间:2025-02-17 18:13  点击数:

近日,我院胸外科打造的“肺结节一体化诊疗平台”迎来技术创新成果。随着先进AI机器人精准导航系统的成功引入,在潘小杰主任的带领下,金山院区麻醉科、手术室及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成功开展“全麻下AI机器人精准导航经皮肺结节微波消融术”。

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多发肺结节、不耐受手术及抗拒手术的肺结节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三次肺结节都是原发肺癌

耄耋患者成为新技术的首批受益者

78岁的王老先生曾因双肺多原发肿瘤接受两次手术,肺功能受损。近期复查,其左下肺磨玻璃结节增大,疑似早期肺癌,再次腔镜手术风险高。胸外科潘小杰主任介绍,在肺部疾病的领域中,类似王老先生这种“肺部多处癌变”,医学上称之为多原发肺癌,虽说知晓度不高,但对患者的健康威胁极大,由于病情复杂,给治疗带来极大挑战。

我院多学科团队评估后,决定采用创新的精准导航下肺结节消融方案。在最新一代AI机器人导航系统辅助下,结合CT实时影像引导,35分钟完成靶向消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即康复出院。


新技术的亮点:无痛与精准兼具

此次,我院创新将全麻与AI机器人精准导航技术融合。通过 AI机器人导航一次扫描完成坐标配准,误差更小。在麻醉方式上,多数医院采用局麻,我院采用全麻与导航协同,让患者无痛、身体放松,呼吸平稳可控,避免局麻时因疼痛、紧张造成的体位移动,为精准手术创造良好条件,极大提升患者体验和治疗效果。在多学科协作方面,我院多学科团队从评估、手术到康复全程配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推动技术全面发展。


打造肺结节一体化诊疗平台

胸外科通过打造肺结节一体化诊疗平台的打造,整合了先进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精准导航消融手术等多种治疗手段,推广精准化、个体化的治疗理念。

"我们的目标是为每位患者提供最适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前需要行肺段切除或联合亚段切除的部分肺结节可以通过消融治疗有效解决,达到保肺目的"潘小杰主任表示,"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的有机结合,我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不同类型的肺结节患者,特别是为高龄、体弱或既往有手术史的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专家介绍

潘小杰

主任医师、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胸外科主任

学术任职: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胸部肿瘤预防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会长

擅长诊疗:

胸部肿瘤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双袖式肺癌根治术、空肠代食管术、复杂纵膈肿瘤切除+血管置换术、胸壁肿瘤切除+胸壁重建术及局部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

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东街院区)

周四下午(金山院区)


郭天兴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金山院区胸外科15病区负责人

学术任职: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胸部肿瘤预防控制专委会常务委员,青委主任委员

国际食管疾病学会中国分会(CSDE)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胸外科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机器人及微创学组副组长

擅长诊疗:

肺结节早诊精准微创治疗,食管癌微创治疗,纵隔肿瘤、胸壁畸形、肺大疱、手汗症的微创治疗,胸部肿瘤的综合治疗。

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周三上午(东街院区)

周五下午(金山院区)


朱立桓

副主任医师

博士,博士后

学术任职: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专委会委员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呼吸病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胸外科分会委员

擅长诊疗:

胸腔镜及机器人辅助肺癌手术(肺段切除、肺叶切除、袖式切除),具有丰富而扎实的临床经验。在国内较早开展全麻下精准导航引导的肺结节消融治疗,为多发肺结节、拒绝手术及不耐受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低创伤、恢复快的全新治疗方案。

门诊时间:

周三下午(东街院区)

周二上午(金山院区)


一审:王华炜

二审:许陈玉

三审:宁宇


省立新闻

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