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护仪的滴答声中
她与团队完成过千例危重症救治
从武汉金银潭的抗疫火线
到闽北山区的基层病房
她用20多年诠释何谓“生命守门人”
她就是
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尚秀玲
近日,尚秀玲荣获“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23-2024年度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共15名杰出女性获此殊荣。
这份荣誉,是对一位医者专业厚度与人性温度的双重加冕。
临床战场,她是“硬核破局者”
攻克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医学难题,率领团队实现“千例危重患者零误判”;
让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白肺”的高龄危重患者,通过个性化定制方案,奇迹康复;
深耕ECMO,成立重症医学核心技术培训基地,核心技术覆盖全省30余家医院。
科研高峰,她是“创新领航人”
主持5项省部级课题、发表20篇SCI论文、获得4项专利,参编16部国家级指南、专著;
培养博硕士人才20余名,八闽重症医学“火种”皆称她一声“尚老师”;
研发的临床技术成果全省推广应用,显著提升区域重症救治同质化水平。
尚秀玲(左二)正在进行重症抢救
医者温度,钢铁意志下的似水柔情
“尚主任的手,能握住生的希望,也能擦干绝望的泪。”这是许多家属对她的评价。面对重症患者家属的焦虑,她总能用共情力化解矛盾,用专业分析赢得信任。
此前,医院接诊了来自莆田南日岛65岁的陈老伯(化名),他突然发热,呼吸衰竭,还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重症肺炎,救治难度较大,且成功率低,外院的医生均婉拒收治。
急诊科的同事请尚秀玲会诊。尚秀玲与陈老伯的女儿聊了20分钟,深切地感受到家属的救治意愿,决心放手一搏。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上呼吸机、上CRRT(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积极进行原发病治疗……尚秀玲时刻监护病人的指标,记录、梳理、筛查异常指标,并及时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8天后,陈老伯成功撤掉ECMO,20多天后,撤呼吸机,一个月后,他走着出院。
如今,逢年过节,老爷子还会让女儿拍下种田的小视频,叮嘱她:要发给“尚主任”。视频里,老人家在海边的田里抡着锄头,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得眼睛都没了,露出一排牙齿。
作为科室管理者,她带头成立重症医学核心技术培训基地,组织基层帮扶30余次,助力提升偏远地区重症救治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福建”的使命。
从ECMO导管中流淌的不仅是生命的希望,更是女性医者“破局攻坚”的锐意;从深夜监护仪前凝望的不仅是数据曲线,更是“与死神竞速”的担当。尚秀玲的身影,像ICU里永不熄灭的灯,照亮无数危重患者的重生之路,也为后来者标定医者精神的坐标。
一审:高倩岚
二审:杨 莉
三审:谢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