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新闻动态

【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200斤重症患者的逆袭!多学科协作 “铺路”,髋关节置换后终于站起来了

发布时间:2025-03-17 16:50  点击数:

我从来不敢想象

自己还能重新站起来走路

这种感觉真好!


50 多岁的患者刘先生(化名),体重200斤,卧床半年多,肝硬化、冠心病、重症感染各种疾病缠身。

面对这位重度肝硬化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髋部感染的患者,我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徐杰教授、邱美光主任及其团队成功为他实施关节置换手术。

当他在术后第二天借助助行器成功下地行走时,激动地说。


病情复杂,挑战重重

患者刘先生患有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症、门静脉高压,以及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严重基础疾病。同时,刘先生的髋部也遭受感染,患上感染性髋关节炎,还伴有左股骨头坏死。

多学科协作,精准施策

鉴于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我院迅速组建了由心血管内科、感染性疾病科、消化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血液科、输血科及关节外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MDT团队。各学科专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在不同阶段发挥主导作用,为患者提供了连贯、全面、精准的医疗服务。

心血管内科专家对其心血管状况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药物精准调控血压,改善心脏功能,维持心血管系统稳定;感染性疾病科专家积极开展抗感染治疗,依据感染情况选用特效抗生素,有效控制髋部感染,防止病情恶化;消化内科专家则聚焦于肝硬化的治疗,采取多种手段改善肝功能,缓解门静脉高压症状,并针对脾功能亢进引发的血液系统异常进行专业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刘先生的整体病情趋于稳定,为后续手术奠定了基础。

在各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徐杰教授及邱美光主任的关节外科团队,经过细致的术前评估,为患者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1.先改善多器官功能及血小板功能;2.手术分期进行:一期处理髋部感染病灶、 切除坏死股骨头;二期成功实施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由多学科团队联合管理,康复团队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个性化康复计划。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患者恢复迅速,术后第二天即借助助行器成功下地行走。


成熟技术赋能

多学科诊疗优势凸显

邱美光主任介绍,该患者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多学科诊疗模式发挥了关键作用,不同学科专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在不同阶段发挥主导作用,大大提升救治能力,为患者提供了连贯、全面、精准的医疗服务。

在徐杰教授带领下克服三个疑难问题:1.多器官功能不全、肝硬化脾亢血小板减少、如何控制术中出血;2.如何有效控制髋关节感染;3.如何制定髋关节置换手术时期。

我院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为更多复杂疾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专家介绍

徐杰

副院长

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主任

二级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博士 博士后 博士研究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学术任职: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质控委员

福建省创伤质控中心主任

国际AOspine生物力学研究会理事

亚太显微外科联盟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脊柱疼痛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委员,显微神经脊柱外科学组委员

福建省骨科脊柱神经与关节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康复技术促进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微创人工关节置换学组副组长

擅长诊疗:

颅底寰枢椎畸形,脊柱侧弯与后凸矫形,在脊柱微创显微手术手术与椎管肿瘤的微创切除方面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开展脊柱机器人手术突破1000例。发明内镜下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率先开展股内侧肌下不切开肌肉的微创膝置换术,率先开展运动学对线膝置换,例数位居全国前列。在臂丛与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方面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带领团队获评加速康复关节外科全国示范中心与突出贡献奖。使学科发展成为福建省骨科脊柱神经与关节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专家介绍

邱美光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骨科21病区(金山院区)负责人

学术任职:

福建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中西结合学会脊柱融合组委员    

擅长诊疗:

骨关节疾病、骨性膝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髋臼发育不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坏死等骨与关节疾病的诊治;运动损伤疾病、半月板及韧带损伤、肩袖损伤、踝关节韧带损伤等的诊治、及骨科术后运动康复有相当的造诣。


一审:王华炜

二审:许陈玉

三审:宁宇


省立新闻

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