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居调养:
夏季昼长夜短,人们可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适当晚睡早起,但再晚也不能超过晚11点睡觉,所谓“夜卧不过亥时,早起不迟卯时”。中午时分可以小睡半小时。这种“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的方法称为“子午觉”,睡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和养阳。同时,充足的睡眠会使人精神饱满,有利于心神的调养,从而更好地完善“心藏神”的功能,更大程度地完成心主宰和协调全身各脏腑的作用。
注意:夏季炎热,人体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故睡觉时不宜吹风扇,更不宜夜晚露宿。在有空调的房间,注意不要让室内外温度相差太大。
二、饮食调养
元代著名养生家丘处机说:“温暖,不令大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 这是夏季在饮食方面保护人体阳气的一条重要措施。意思是,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人们也不要吃太凉的饮食,如吃温热一些的食物,因为寒凉饮食会伤害脾的阳气,造成腹胀、大便泄溏等脾气虚的症状。同时,夏季最好少吃一些油腻的食物,多食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
中老年人在夏季应经常做些粥食。如绿豆粥、红小豆粥、荷叶粥等,这些粥有的能清热解暑,有的能降低血脂。夏季是瓜果蔬菜的旺季,多吃营养丰富的西瓜、西红柿、黄瓜、莴苣、扁豆等,对增强体质有一定作用。此外,夏季湿热的气候环境适合细菌的生长及繁殖,食物极易腐烂变质,因此夏季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
三、运动调养
夏天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仅损伤人体阴津,也耗伤阳气。夏天进行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宜选择公园、河湖水 边、庭院空气新鲜处。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广播操为宜,有条件最好能到高山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
四、精神调养
在炎热的夏季,尤其要重精神的调养,因为神气充足则机体功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人体的一切机能遭到破坏。《医书》中指出:“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因此,夏季神气调养要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著名古代养生家嵇康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这里指出了“心静自然凉”的夏季养生法,值得参考。
五、防病方面
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易乘虚而入致疰夏、中暑等病。预防的方法是:在夏令之前,可服补肺健脾益气之品;进入夏季,宜服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每天用鲜藿香叶、佩兰叶、飞滑石、炒麦芽、甘草水煎,代茶饮。预防中暑应避免在烈日下过度暴晒,注意室内降温,注意劳逸结合。另外,防暑饮料和药物,如酸梅汁、仁丹、清凉油等亦不可少。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易趁虚而入致中暑等病。
六、夏季养阳的注意事项:
1、少食冷饮:夏天酷暑难耐,此时人们喜欢喝冷饮,吃寒凉食物,但这样会损伤脾胃、消耗阳气。因此,夏天要少食冷饮和瓜果,喝水以温开水为宜;多吃温补食物,如红枣、枸杞、当归、肉等。
2、适当运动:夏天外界阳气最旺,适当到户外活动,可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但不宜运动过度。
3、保暖避寒:有些人一到夏天,就整天不离电风扇或空调,这样寒凉之气会从皮肤、毛孔侵入人体,易伤肺卫之阳气,导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易乘虚而入。
4、按摩涌泉穴:中医认为,“精从足底生”,精即指人体能量。足底有一个重要穴位,即涌泉穴。《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处。因此,可于每天空闲时按摩涌泉穴。
5、走路壮阳:走路也可固护阳气,每天走半小时左右。
一审:李洲
二审:何萍
三审:金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