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的昌都,天高云淡
一支来自
我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的医疗队
再次踏上了
这片海拔3000千米以上的土地
自2021年第一次进藏开展义诊后
这已经是他们
连续第五年赴藏开展
“闽藏情深,杏林送暖”
脊柱侧弯专项救治项目
累计接诊
脊柱侧弯和大骨节患者
2500多人次

10月19日至25日,7天时间里,这支医疗队,带着医院党委的嘱托和全院职工的爱心,辗转昌都市区及多个边远县乡,行程上万里,为数百名藏族同胞开展脊柱侧弯、大骨节病等高原常见骨科疾病的精准筛查与义诊活动。
争分夺秒 千里驰援筑牢健康基石

在昌都市妇幼保健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郑武博士正为藏族青少年进行脊柱侧弯筛查

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康映泉博士在为多指患儿进行检查
10月20日,医疗队刚抵达昌都,便在昌都市卫健委和福建省援藏工作队的配合下,直奔昌都市妇幼保健院投入首场筛查工作。尽管旅途劳顿,但队员们深知时间宝贵,一下飞机就立即投入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技术落地,把手术室“搬”到牧民家门口
在洛隆县人民医院,医疗队完成了一次意义非凡的骨关节手术。面对高原环境和医疗条件的限制,队员们沉着应对,成功为当地患者解除了病痛。
这是我院骨科团队首次在昌都县级医院实施复杂手术。一位当地医生感慨:“这不仅是为患者做手术,更是给我们上了一堂宝贵的技术实践课。”

在洛隆县人民医院,关节矫形外科副主任医师俞国雨博士团队正在实施省立医院骨科徐杰教授自主创新的“保留肌肉不切开膝关节置换手术”
五年坚守,足迹遍布昌都各县
从2019年至今,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的援藏脚步从未停歇。五年间,医疗队的足迹遍布昌都市区及多个边远县乡,把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了雪域高原的“最后一公里”。
在边坝县人民医院筛查点,前来就诊的群众排起了长队,却秩序井然。一位老人握着医生的手连声道谢:“你们年年都来,我们心里踏实。”

边坝县人民医院筛查点,当地群众踊跃参加
淬炼成长,援藏一线锤炼团队
“每次的援藏行动,都是对我们学科建设和团队协作的一次全面检验。”副院长徐杰教授表示。中心近年来大力推进亚专业化建设(脊柱、关节、创伤等),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优化成果,在此次行动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在移动筛查、疑难病例讨论、高原手术等多个环节中,团队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协作精神。

团队专家在筛查现场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七天很短,只为高原留下了匆匆脚步
五年很长,这份跨越山海的医者仁心
必将在这片雪域高原上持续温暖绽放
医院将继续坚持和加强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领导,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建设,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专家介绍

郑武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学术任职:
福建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擅长诊疗: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及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矫正等。

俞国雨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学术任职: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骨关节分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学会骨伤分会保膝学组委
福建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保膝保髋学组委员COITA关节外科学组青年委员
福建省康复医学会修复与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诊疗:
膝关节病的保守、截骨、单髁、微创全膝置换等阶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保守及微创(DAA/OCM)手术治疗;下肢畸形矫正。

康映泉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奥地利维也纳Speising骨科医院访问学者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小儿骨感染学组委员
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小儿骨科委员会委员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委员会外科学组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委员
福建省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擅长诊疗:
儿童四肢创伤骨折;儿童骨关节畸形;儿童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神经肌肉疾病继发骨关节畸形(脑瘫、脊髓型肌萎缩等);外固定架肢体矫形与重建(肢体不等长、膝内外翻、踝内外翻等);糖尿病足保肢治疗。
撰稿: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 陈晨
一审:陈钰涛 王华炜
二审:许陈玉
三审:宁宇

